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注重讲好“青海话”
杨同业
//www.workercn.cn2016-03-07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我省新闻媒体紧跟媒体传播格局变化的新趋势,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大力加强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和平台创新,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新闻媒体要更加自觉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找准定位,遵循新闻工作规律,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引领意识、创新意识,注重讲好“青海话”,持续讲述好青海故事,传递好青海声音。

  讲好“青海话”,要有充分的自信。青海地域辽阔、文化多元,无疑是新闻的一座富矿。从历史看,青海境内散布着众多古文化遗存,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从现实看,青海是山宗水源,“三江源”、“可可西里”、“昆仑山”、“藏羚羊”等品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情;从全国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自身看,青海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奋力建设“三区”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此外,生态文明制度、司法体制、医药卫生体制三大“国字号”改革,体现了青海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思路;以尕布龙、廉福章、王成元为代表的典型人物,彰显了青海人的精神风貌……所有这些,都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值得我们大张旗鼓地讲,不遗余力地讲,从而讲出青海特色、西部风格、中国气派。

  讲好“青海话”,要加大主流媒体传播力建设。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在当今的媒体格局和话语体系下,讲好“青海话”,必须加大主流媒体传播力建设,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现弯道超车;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突出自身定位和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大媒体传播力建设。

  讲好“青海话”,要持续创新。“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应当持续不断地创新媒体管理方式,树立“抓导向不含糊”的意识,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个要求,一个底色,不允许出现法外之地;创新表达方式,通过典型带动、以小见大、阐述故事等方式方法,拓展宣传的平台、载体、渠道,充分发挥现传播优势,适应“微时代”的传播规律;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有效吸纳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关心爱护人才,善用、敢用具有较高政治素养、远大战略视野、超前思维模式、善于打开工作局面的新闻舆论专业人才。(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