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些年来阅读界出现一种很重要的倾向,即大众文化下的大众阅读,所出现的疏离经典、不读经典现象。这样的阅读,将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的话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大众文化,按照美国文化批评家杰姆逊的定义,是指以日常感性愉悦为主的消费文化。我国文化学者王一川认为:“‘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由此可见,大众文化是与高雅文化有明显区别的文化,对高雅文化有着消解的作用;大众文化又是带有商业文化色彩的消费文化,因此必然要受到市场运作的影响。大众文化带有的时尚性和流行性,迅速流行,同时也会迅速消退。
受这种大众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阅读也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迅速地从传统阅读走向了大众阅读。在这里,“大众阅读”不但说的是阅读群体,而且是指一种包括阅读群体在内的新的阅读现象。就阅读主体来说,传统的阅读,以知识人文化人为主体,包括学者、青年学生、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以及有文化的劳动者,而大众阅读的主体主要是来自各个阶层的市民文化消费群体。就阅读的对象而言,主要是大众传媒提供的时尚产品,如报刊和网络信息等。就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来看,畏惧艰深、喜欢平易,畏难思考、喜欢娱乐,成为阅读的普遍心理,而新闻式、碎片式的浏览成为普遍的阅读习惯。现代社会,图书出版和信息发布极为便利,读者阅读真是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现在,全国的出版社每年出书高达30万种,数字惊人。在唐代,一个人如果努力读书,一辈子可以读完所有的存世之书,但是到了今天,一个人一生恐怕也读不完一年出的书。因此,如果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到了书店或图书馆,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书架和汗牛充栋的图书,一定会摧毁他读书和写书的信心。而这还是纸质的图书,至于互联网,就更是信息海量,稍不留心就会陷入迷魂阵中,教人不辨东西,难分南北。然而,在海量的图书和数字资源面前,我们并没有看到读者的压力、读者的焦虑。是什么原因消解了现代社会的读者面临海量读物应该有的焦虑和压力?就是以消遣娱乐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把读者从海量的读物中极为轻松地带到了报刊和网络资源这些时尚的读物面前,使读者在毫不费力、轻巧愉快的猎奇性的新闻式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中,不知不觉打发掉时间。
有人认为,大众文化是经典的天然敌人。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孟繁华就指出:“虽然我们可以批判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电子传媒是虚拟的‘电子幻觉世界’,以‘天涯若比邻’的虚假方式遮蔽了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的关系。但在亚文化群那里,电子幻觉世界提供的自我满足和幻觉实现,是传统的平面传媒难以抗衡的。”但是,这种大众阅读,会塑造出什么样的读者呢?答案已经揭晓,那就是塑造出远离经典的读者,不读经典的读者。前几年某出版机构发布一份根据调查问卷形成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1名:《红楼梦》;第2名:《百年孤独》;第3名:《三国演义》;第4名:《追忆似水年华》;第5名:《瓦尔登湖》;第6名:《水浒传》;第7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8名:《西游记》;第9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10名:《尤利西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名单基本都是中外经典,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尽在其中。更有讽刺意味的是《红楼梦》竟然高居榜首。而鲁迅作品被撤出教材已经不止一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办公室工作人员曾对此表示,“鲁迅的《风筝》确实是好文章,但是原来的老版教材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了,根据十来年教师的反馈,感觉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困难。文章主题很好,但是学生不能很好把握,里面涉及的背景等,超过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力,所以考虑到把《风筝》从这一次中撤下来。”然而,鲁迅的这篇散文真的不适合初中生阅读吗?非也。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谈到他小学到初中的阅读经验时就讲到,他小学五年级开始读鲁迅作品,开始似懂非懂,但是到了初中时阅读鲁迅作品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我也有同样的经历,也是在初中读鲁迅的作品。其实鲁迅的作品中,《风筝》是比较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更重要的是这篇散文传达了尊重儿童游戏天性的思想,作者由于不懂儿童的心理,撕掉了弟弟亲手做的风筝,“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这样的文章无论对儿童还是对儿童实施教育的家长以及老师都是少见的好文章。人教社删掉鲁迅的文章,其真正的背景,在我看来就是大众阅读的负面影响。这说明,大众阅读确实在不断地消解经典在阅读领域的地位。现在,我们紧接而来的话题是,今天,我们真的不需要经典了吗?
阅读除了消遣娱乐之外,还有塑造个人的灵魂、社会和民族的精神家园的作用。国外的学者认为,人的知识有80%来自阅读。人的知识是否绝大部分来自阅读,还无从考证,但是,人的精神的成长,人的灵魂的塑造,人格的形成,其主要的途径来自读书,我想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什么样的图书、怎样的阅读才能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有助于人的灵魂的塑造、人格的形成?我想仅靠大众阅读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当然,读者的阅读需要是多方面的,为了松弛一下紧张的现代工作节奏下的情绪,为了缓解现代人生活的压力,读者阅读一些轻松愉悦的作品,自然无可非议。但是现代的大众文化,把这种消闲娱乐型的阅读膨胀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阅读,就会造成社会尤其是社会精英分子的忧虑:这样的阅读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会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读者通过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感官的愉悦,还是为了满足人的更深层的精神需求。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读书来了解并弄通与人、人生和人性相关的事物,即使是对宇宙自然的探索,也不能离开人自身的精神需要,如满足人类好奇心的需要、人挑战自身智力极限的需要、人健全思想的需要、人了解人类周围环境的需要,等等。正如黑格尔用一句格言所表述的:“似乎整个漫长的精神史都是朝向一个唯一目标的历程:认识自己本身,这对于精神来说是何等伟大的工作。”人只有通过阅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格独立、有思想、有境界、有品质的人。不仅如此,只有有相当多的民众属于人格独立、有思想、有境界、有品质的人,我们的社会和民族才是一个可以智慧生存和发展,而非愚昧的懵然前行的社会和民族。
大众阅读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吗?显然不可能。这种猎奇式的新闻阅读和碎片式阅读,无法深入社会,更无法深入人心,触及人的灵魂,当然也不可能培养读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培养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思想、有灵魂的读者。林语堂说得好:“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能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人们往往耗费许多时间去读新闻纸,我以为这不能算是读书。因为一般的新闻纸读者,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从中得知一些毫无回味价值的事实经过罢了。”
这个问题只有阅读经典才能解决。阅读积累了人类文化精华的经典,对于我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人、人生和这个世界,十分重要,也十分需要。经典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无数作者撰写的。经典的内容种类也可分为无数类,自然、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物理、数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等,广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无论经典的内容多么丰富,都与人密切相关,都是为了解决人(人生、人性)、人与其周围环境的问题。经典,记载了人类自己跋涉的足迹,记载了人类留下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记载了人类心灵的密码。总之,个体自身已经或不能亲自体验的生活,都可以通过经典来观察到。读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在经典中得到印证;存疑的问题,可以在经典中得到答案;甚至更多是没有想到的人生、人性问题,也意外地从经典中收获。正因为如此,经典事实上已经成为人类在生活实践之外,渴望了解自己的重要通道。
所以,在大众文化盛行于社会、对经典形成强力的挤压之势下,我们必须警惕它给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要鼓励和提倡教育、文化机构和社会各界引导读者回归阅读理性,多读一些经典,多受一些世界文化精华的熏陶,使人性更多健康,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使生活多一些幸福。
科学精神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 2010-07-19 |
路甬祥:科学精神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 | 2010-07-19 |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本 | 2010-07-19 |
推进高效课堂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 2010-07-19 |
文学名作何以在阅读中缺失 | 2010-07-19 |
让阅读成为全民生存方式 | 2010-07-19 |
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0-07-19 |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阅读的真意 | 2010-07-19 |
过一种平衡的读书生活 | 2010-07-19 |
读传世经典 汲从政智慧 | 201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