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革命历史题材亟须抢救性挖掘
从现有的文学创作来看,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如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题材的纪实文学,这些作品往往是宏大叙事,极力表现我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歌颂革命英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相比之下,书写江西尤其是赣南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却为数不多。这种题材不是没有人写,而是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数量,即使有人写,产生的影响力也还远远不够。可以说,赣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创作上的缺失和空白,是当代文艺创作上的一个遗憾。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把镜头只聚焦在惨烈的战争和善战的英雄上,为了突出我方战争的正义性和英雄人物的革命品质,把英雄“高大全”化,变得不食人间烟火,结果反而变得不真实了。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大同小异,也就造成主题、情节上的殊途同归,存在着千篇一律、抄袭模仿的弊端。革命历史题材是一个极具人性特色的创作题材,这种题材包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如人与历史的关系,人性与革命性的关系,战争中各方面、各阶层人物的复杂关系,革命历史题材给当代人带来的启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正面战场上的正面人物之外的平凡小人物,那些唯一的“这一个”,等等。此外,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文学性不强,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革命历史题材当然要写历史,写历史事件,但它不是历史教学书,而是文学作品,还应具有叙事性和审美性。作为发生在苏区这一特殊地理地域上的革命历史,与苏区特殊的地域特色是分不开的。书写苏区的作品应重视了解客家文化的背景和赣南、闽西的地域文化特色,应将革命历史题材与客家民风民情有效予以结合,从而彰显革命的地域性特色。
其实革命历史题材的写作是一件艰辛的事,对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的来龙去脉有足够清醒正确的认知,这要求写作者首先是一名历史学家。其次,这是一种文学写作,当然要懂得一定的写作知识,要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能综合运用各种文学手法,有一定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创作者用一颗爱心进行创作,把创作视作自己的责任、义务,或者作为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并为之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进行革命题材创作,坚持到实地采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有一定的生活功底和历史知识功底。一个真正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者从事文艺创作,总是处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本身执着的热爱之中。
然而,当前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重数量不重质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充斥着文学出版市场,一些创作者受眼前利益的驱动,缺乏潜心静气的功夫,作品难免流于浮躁;另一方面,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家和读者数量都在减少,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以赣南红色文艺题材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题材创作一直是江西文艺的强项,在江西、在赣南形成了一个革命历史文学创作的作家群。罗旋、杨佩瑾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关注与认可。现在的情况则发生了变化:罗旋今年86岁,从写红色转为写绿色生态;81岁的杨佩瑾也只是写写散文;另有朱子椿、黄白等一批作家早已调往外地。现在,长年累月深入基层采访、坚持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家为数甚少,屈指算来,大概只有十二三个业余作家在创作中兼顾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卜谷,作者为江西赣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