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独特视角下的草原文学
//www.workercn.cn2016-08-26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草原之声与华夏之诗

  时而如龙吟大泽,时而如虎啸深山,时而如凤鸣朝阳,时而如雁叫霜天,时而如鹤唳晴空,时而如蝉唱高枝,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广漠长风,时而如惊雷激越,这就是东方古国的长啸之音。而这神奇而伟大的声乐艺术的主体性遗存就是今天蒙古族的浩林·潮尔,俗称呼麦——我国西部和北部游牧民族的喉音艺术。

  首先,“一声能歌两曲”,长啸与浩林·潮尔在音乐形态上具有同一性。在音乐形态上,长啸与浩林·潮尔的吻合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即五声音阶的调式特征,一口气旋律与拖腔的吟唱特征以及二重音乐织体的结构特征。而二重结构的音乐织体是长啸与浩林·潮尔最主要的吻合之处,也是二者最本质的艺术特征,这种艺术特征上的吻合在人类的声乐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元伊世珍《琅嬛记》引《志奇》说曹操的歌女:“绛树一声能歌两曲,二人细听,各闻一曲,一字不乱。人疑其一声在鼻,竟不测其何术。”所谓“一声能歌两曲”说的就是浩林·潮尔,就是长啸。晋王隐《晋书》记载,魏末名士孙登善长啸,其特点是“如箫、鼓、笙、簧之音,声震山谷”,王隐连用4种乐器作为喻体,也是意在凸显其多声部的音乐结构特征。《世说新语·栖逸》说“苏门真人”之啸“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这足以表明长啸是一种由一人创造的多声部声乐艺术。

  其次,长啸与浩林·潮尔在发声方法上具有同一性,那就是缩喉与反舌,在人类的声乐艺术乃至非声乐艺术层面的声音现象中,这种相同或一致具有唯一性。浩林·潮尔发声的要领有二:一是缩喉,二是反舌,缩喉在先,反舌在后,但先后相承的间隔是很短的,几乎缩喉的同时就要反舌。舌头是将气息一分为二的工具,由此而创造一种神奇的复音声乐。元刘赓《啸台》诗曰:“舌如卷叶口衔环,裂石穿云讵可攀。鸾凤不鸣人去久,荒台无语对共山。”“舌如”一句将长啸的发声方法和口型特征说得既贴切又形象,“裂石”句则是夸饰长啸的艺术效果。《啸旨》强调“和其舌端”,并且详细记载了以反舌之法为核心的10种啸法。

  第三,从音乐演奏者和欣赏者的民族属性看长啸与浩林·潮尔的同一性。中古时代的许多啸者都是胡人或胡人的后裔。如刘元海、石勒和尔朱兆等等。而发生在西晋末年的太原保卫战中,刘琨的一声清啸以及胡笳的吹奏,使匈奴人愀然动容,凄然长叹,随后退兵。可见长啸乃是当时的胡人,尤其是匈奴人谙熟的声乐艺术。

  蒙古民族的呼麦艺术作为人类原始音乐世界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长啸艺术的历史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长啸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中的声音和一种声音中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声音中的历史和一种历史中的声音,由此我们能够发现音乐是如何书写并表征历史的,也能够找到一条东方世界连接并维系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密切关系的纽带,从而为伟大的华夏古国的多元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现代性阐释。聆听啸声,就是在聆听历史老人的述说,因为长啸作为人类的艺术音声,对人类的情感具有最广大的包容力和最集中的显现力,东方社会乃至东方各民族的情感赖此得以凝聚。长啸,这种似歌非歌,似唱非唱,似吟非吟的喉音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实际构成了另一种历史书写方式——其本质就是声乐形态的诗史。(范子烨)

1 2 3 4 5 共5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