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当下的大众文化语境中,教育向来是容易在人民群众中引发共鸣的热点话题。不仅如此,诸如青少年和家长这样的观众群体也是影视产业争夺的“潜力股”。以此推理,探讨教育问题的青少年题材电影应该是电影市场的宠儿。然而,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近两年来在几百亿元的中国电影年度票房构成中国产青少年题材电影的付之阙如,这一现象值得探究。
纵观中国电影史,青少年题材电影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并不乏佳作。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苗苗》《孩子王》《我的九月》《一个都不能少》《凤凰琴》,到新世纪以来的《看上去很美》《水凤凰》《美丽的大脚》《买买提的2008》《破冰》《青春派》《洋妞到我家》,这些影片或围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来表现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故事,或聚焦教育工作者的生存状况和人生境遇,或探讨高考、网瘾少年、互惠生等社会热议的教育现象和话题,为青少年题材创作的多样性做出了努力。然而,随着电影市场化和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很多中小成本电影,由于缺乏明星大腕、市场元素、话题效应和宣传营销,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与其艺术水准相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关注度。由于题材和受众的特殊性,青少年题材电影本该更加平易近人、具有亲和力。然而,在固有创作理念的影响下,一些创作者采取教化的姿态俯视青少年群体,造成故事模式化、人物扁平化、思想简单化,无法满足今天观众的审美需求。于是,在多方作用之下,国产青少年题材创作在整个电影产业中处于边缘位置,导致涌现的作品越来越少,能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更是凤毛麟角。
不只是探讨教育话题的国产青少年题材影片在市场上受到冷遇,一些在国内外皆获得良好口碑的外国影片在中国放映时,市场表现也不甚理想。譬如在印度本土票房刷新电影史上最高纪录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只获得1400多万元的票房;豆瓣评分8.1分的日本影片《垫底辣妹》在中国的票房为3700多万元。即使是电影工业化程度较为成熟的好莱坞电影要表现与青少年相关的内容,也得像“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一样罩上魔法、犯罪、悬疑等类型外衣,才能打造成商业大片被广泛传播。这正好说明当下青少年题材的尴尬——相较于深刻的内容,影片更需要一个能够被市场接受和观众感兴趣的市场化外衣,才能获得更多关注。
面对这种市场环境,青少年题材电影生长点在于秉承开放的创作意识,把教育话题的探讨嫁接到其他题材类型创作之中,突破传统青少年题材电影主题单一、手法老套的局限,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对教育理念的表达。教育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议题,因此探讨青少年教育话题的电影常常可以与科幻、英模、体育、喜剧题材类型内容交叉互渗。比如,《洋妞到我家》为育儿话题平添了一抹喜剧色彩。还有《破冰》《买买提的2008》中的体育元素,《长江7号》的科幻风格,《青春派》的青涩初恋等,都为教育题材的市场化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跨类型创作必须掌握好度,并不是所有与青年人或校园沾边的都能归为探讨教育话题的青少年题材之中。比方说,时下流行的“青春爱情片”大多故事发生在校园同学间,偶尔对教育领域有所触及。但这类电影的重心还是对爱情的展现,教育在片中几乎不被特意刻画,在叙事旨趣上与真正的青少年题材电影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国产青少年题材电影创作应当观照当下,贴近青年观众的切身感受,不要把发生在校园里的教育故事通俗化地等同于“狗血”爱情的演绎,而应切实地了解校园、了解教育,细腻捕捉特定年龄段孩子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以及复杂难言的精神困惑和成长烦恼,秉持现实主义的文化品格进行适当虚构,从而创作出令观众信服并感同身受的电影。在这方面,一些国产影片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青春派》的主角是一个毛躁、冒失的高中男生,为了追求心仪的女生甚至开始了复读的历程,而在这复读的一年里,通过主人公真切遭遇到的磨砺和成长,让年轻的观众和家长们都“心有戚戚焉”;《洋妞到我家》则讲述了一个国外互换生入住中国家庭后发生的文化冲突和教育理念摩擦的故事,把对教育问题的探讨放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家庭土壤和跨国交流背景中去,使万千家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纵观当下的电视剧生态,早年间有《十六岁的花季》等以高中生生活为主题的知名剧集,近年来又有《虎妈猫爸》《小别离》热映小荧屏,讲述普通市民围绕着孩子教育所发生的种种故事,进而涵盖进了城市生活的世相百态,取得了不错的收视和口碑,这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与青少年教育有关的影视作品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所以,只要处理好教育性、艺术性、产业性之间的关系,青少年题材电影应该也能取得不错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当下电影产业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作者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