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若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联解体至今的俄语文学走向,大约便是从相对的一统走向空前的多元。近30年的俄语文学,犹如被春风吹开的万树梨花,一派争奇斗艳的场景。然而,长期习惯面对一统文学局面的俄语文学研究者们却一时有些无措,面对纷繁的文学现象和多元的文学构成,往往不知该何处入手,或陷入盲人摸象的尴尬境地。在这一学术语境下,自鹰眼的高度来俯瞰俄语文学的全景和在堆积的文学新材料中沙里淘金,均不失为明智的办法,张建华教授的新作《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1985—2015)》(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即为一次有益尝试。
《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1985—2015)》是一部当代俄语小说的断代史。本书之所以将小说作为新时期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用作者的话来说,即“小说是最有可能代表文学转型时期高端文学成就的体裁”“此间小说所表现的不同阶段的文学焦虑与矛盾、探索与追求、明晰性与不确定性,都密切联系着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经验”。
作者将近30年俄语小说创作划分为5个板块来加以介绍,即“现实主义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女性小说”“通俗小说”和“合成小说”。作者自谦道,这样的分类“并不完全合理和科学”,“因为它们并非是完全按照统一的原则区分的”,其划分原则或为创作方法,或为作者身份,或为文学种类。然而,这样一种分门别类的梳理,这样一种条分缕析的研究,却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纷繁、更迭频仍的当代俄语文学中把握住几个清晰的板块,对新时期俄语小说的创作生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就像本书作者归纳、提炼出来的“合成小说”概念一样,我们通过此书也能获得某种“合成印象”,将近30年来“后苏联小说”创作的新景观尽收眼底。
单就小说创作而言,俄国是一个天才成群诞生的国度。从19世纪的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到20世纪的高尔基、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扎米亚金、普拉东诺夫、布尔加科夫和格罗斯曼,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不断涌现。时至20、21世纪之交,俄语文学是否能依然保持其在小说创作方面的高水准和大影响呢?《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1985—2015)》一书的作者并未简单地给出一个直接回答,而是以其巨大的原文和译作阅读量为基础,通过精心的文本细读和理论阐释,让我们迅即获得了数十位当代俄语作家及其近百部小说的相关信息,同行学者无疑能借此深化他们关于当代俄语小说乃至整个俄国文学的理解,而一般读者或许也能由此步入“后苏联小说”的天地,记住索尔仁尼琴、拉斯普京、弗拉基莫夫、沃伊诺维奇、阿克肖诺夫、韦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马卡宁、维克多·叶罗菲耶夫、乌利茨卡娅、佩列文、索罗金、斯拉夫尼科娃、阿列克谢耶维奇等当代俄语小说大家的名字,记住《红轮》《将军和他的队伍》《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普希金之家》《俄罗斯美女》(或译《俄国丽人》)《“百事”一代》《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玛丽娜的第三十次爱情》等一批已经或即将成为俄语经典的小说作品。
《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1985—2015)》一书的一大特色,即其中所贯穿的“中国声音”。
在当今的国际俄语学界,就整体而言,中国学者的研究力量和学术水准都位列前茅,不容小觑,但由于受之前的学术惯性影响,中国学者发出自己独特学术声音的主观意识始终不够强烈。本书作者在“导言”中便直接说明:“努力确立中国学者的立场,表达研究者自己的声音是笔者的一个学术追求。”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出发,本书作者对于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予以了较多篇幅的论述,尤其是那些先后获得我国人民文学出版社颁发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的作品,如《无望的逃离》《黑炸药先生》《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等,更是得到了作者详细的分析。再如前文提及的“合成小说”概念,就是本书作者在综合俄国许多学者相关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这一类作品之所以被笔者以独立的流派——‘合成小说’概念命名,是因为它们促进高扬文学的传统精神,同时又充分汲取不同流派传统规约的创新精神,在实现传统与创新两者有机、和谐统一的前提下,竭力倡导小说的价值观认知和创作形式实验的‘先锋性’,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作家极富个性的创作精神具有其他流派小说所没有的内容和形式特征。”作者进而指出,所谓“合成”,既是指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合成,也指叙事形式、文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