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现当代旧体文学的学科定位有待明确
张聪 刘宏辉
//www.workercn.cn2018-01-24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更多

  

  中华诗词创作学科建设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成果发布会近日在沪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及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现当代旧体文学研究”、“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中华诗词创作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曹辛华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项目的系列成果。研究团队从词史文献考索、诗词学生态考察与词史现象批评三方面相结合的角度,对民国词史进行开掘与勘探,出版《民国词史考论》,编纂出版系列民国诗词文献《民国词话全编》《民国词集丛刊》等。曹辛华认为,编纂大型现当代旧体文学文献丛书,可以为现当代旧体文学研究提供基础性文献史料,可以从多方面、多视角对近现代文学的生态、文献进行补充论述。南京师范大学词学研究中心主任钟振振表示,中国历来有修史的传统。修史的前提是拥有详尽史料,因此要做好文献搜集整理工作。文学史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民国文献是民国文学史研究的基础工程。

  在与会专家看来,现当代旧体文学的文学史地位和学科定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此,在现当代旧体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与研究中心”、探索建设“中华诗词创作学科”、筹建“中华诗词创作学院”,将旧体文学研究与当代诗词创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现当代旧体文学的学科定位,既顺理成章,又十分必要。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认为,由于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和诗词创作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关联紧密,因而从事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顺应了当前我国诗词发展的大好态势,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新认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成立“中华诗词创作与研究中心”,建设“中华诗词创作学科”,把诗词研究、资料整理、诗词教学融合为一体,应做好以下工作:关注教师教诗和学生写诗、严格筛选现当代的诗词佳作、加强史料收集与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星表示,诗词创作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高和高尚人格的塑造。他建议,为诗词配乐时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有所发展,古谱、新曲并重,尽量根据作品内容和当代人的情感体验重新自度曲、自创调。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提出,建设“中华诗词创作学院”,一方面有利于诗词研究者通过学诗、写诗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有助于诗词爱好者培养诗性的君子人格。他建议,在编撰民国文献史料丛书时,多收序、跋,多收同一作者不同版本的诗词文集,此外可以将诗词创作和书法纳入大学中文系必修课。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赛表示,古谱诗词是中国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古谱诗词遗失问题严重。目前,上海音乐学院正在整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谱诗词,并将其重新编配,加上合唱制成音乐剧,旨在把诗歌教育融入教育体系,推广到大中小学去。“中华诗词创作学科”建设可以借鉴上述思路,将当代诗词用古谱音乐表达出来,进行域外宣讲和交流,从而打通古今中外,把中国诗歌在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真正凸显出来。

  记者 张聪 通讯员 刘宏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