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思想。尤其是“民为邦本”的政治立场、“止于至善”的政治理想、“协和万邦”的政治视野,经过现代转化与创新,可为当代政治文明提供有益启示。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思想。尤其是“民为邦本”的政治立场、“止于至善”的政治理想、“协和万邦”的政治视野,经过现代转化与创新,可为当代政治文明提供有益启示。
“民为邦本”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民为邦本”是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最早可追溯到《尚书》。《尚书》在论证以周代商的合法性时,指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皇天”“天命”乃是决定政权兴衰的关键,但它并非无法把握的神秘力量,而是根据民众意愿所形成的客观力量。正因如此,周公告诫康叔“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周人这一认识表达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根本政治立场。至先秦儒家,孔子指出“仁者,人也”,孟子强调君主将仁爱本性施诸百姓即可实现政治稳定:“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儒家的阐发使民本立场成为政治的前提和目标。近代以来,随着民本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的要求亦不断发展。传统文化民本之“民”主要是民众群体,近现代民主之“民”则需要个体挺立。因此,从民本到民主之间还需要个体意识的觉醒、理性精神的培养。这一艰巨的思想任务显然无法由农业社会完成,因此近代民主要求始终未获得相应的制度保障,而只停留于思想观念。如何搭建由民本通向民主的桥梁,这也正是传统文化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之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境地。在无数仁人志士多种救亡图存的尝试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成功。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本质上是人民的胜利。共产党人把以人类自由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依据民心所向制定大政方针,依靠人民力量取得斗争胜利。从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来看,以中华民族近代内忧外患困境之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之艰,若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则胜利是无法想象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共产党人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社会对民本思想提出更高要求,共产党人的政治实践也正在赋予传统民本思想更多现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中国共产党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很明显,推动个体人格挺立、以制度保障人民权益,这正是我们党努力搭建的从传统民本思想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必要桥梁。
“止于至善”与“提升道德修养”的政治理想
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色。儒家文化强调人的性善本质,认为政治作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推动实现人性善。因此政治活动原则通常以伦理道德规范为基础,“止于至善”的道德修养甚至成为政治活动的理想目标。这一文化传统至今仍深刻影响我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既是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更体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超越性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以鲜明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生活,认为现实的政治活动应以超越的形上理想为基础,政治活动应以“扬善抑恶”作为终极社会目标。《大学》这篇儒家经典政治文献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道出儒家的根本施政纲领:君主为政要将自身光明之德彰显光大,以此仁德施行仁政达到亲民爱民,从而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它同时为政治活动赋予道德教化的历史使命:君主不仅要保障百姓生活安康,还要引领社会良善风尚。因此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君主德性修养乃是问题的关键。孔子认为政治是对君主的纠正,《论语》中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礼记》中孔子答鲁哀公问政也讲:“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这说明君主为政首先要正己,为民众做出示范和表率,然后才有民众跟从效仿,才能实现政治清明。很明显,传统政治的理想目标并不停留于财富积累和社会稳定,而是超越了这些具体目标,定位于道德教化和人格提升。这种教化并非外力强加,而是通过政治的力量,将人本有的仁爱本性表现出来,使人成为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君主、各级官吏、士人为民众做出表率。因此政治生活在提升社会整体道德修养水平方面,无疑具有核心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对人性的充分信任,是站在人和社会的应然角度对现实政治提出的极高要求。这种以理想关照现实的路径为我们党执政提供很多有益启示。实际上,中国共产党正是道德理想主义的坚定执行者。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政治担当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直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共同造就了具有强大使命感的伟大政党。从建党以来,我党始终以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为己任,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广大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修养和理想信念坚守对引领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至关重要的表率,为提升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强调执政者的道德品行和理想信念,如此关注人的精神良善,如此强调人应该过一种有理想、有道德的生活。
放眼世界发展趋势,人类社会日益面临深重危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人类良知和道义的指引。只有致力于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不断推动人的人格完善,这样的社会才可以期许未来。传统文化启示我们,合理而可持续的政治文明必须以人的精神的自我成长为理想目标。
“协和万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视野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每个国家的命运都与其他国家休戚相关,与人类整体福祉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立足于互利共赢、和平共处和文化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协和万邦”的政治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扬。
将传统文化“仁民爱物”的道德理想主义延伸到普天之下,自然会形成天下一家的政治视野和世界理想。从历史发展上看,《尚书》记载尧时即“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西周的分封建国制度推动了“家—国—天下”这一伦理政治体系的形成,郡县制取代封建制之后,“天下”的视野一直保留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从学理逻辑上看,儒家文化强化了“仁爱”在处理与异质事物关系时的重要作用。孔子将仁爱亲情层层外推,形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张载也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总之,传统政治文化首先强调以仁爱贯通自身与他人他物的关系,天下众生乃和谐一体,万邦协和乃政治追求。另外,人对他人他物的仁爱必然包含对异质事物的理解和包容,这就产生“和”的观念。《国语》讲:“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不同要素配合得当,才有事物的欣欣向荣。因此,“协和万邦”更具万邦共生共荣的深刻意义。这种协和万邦的理念使传统政治在处理与异族的关系时独具智慧。孔子有言:“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通过以文化人、仁政安抚的方式一统天下,这是不同于武力征服的、更加文明也更加稳固的方式。传统政治以文化立国、以道义立国,这对于处理当代世界关系极具启示。
当今世界各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展开日益广泛深入的交流,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寻找和平的发展空间,甚至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发展梦想,这对我们党是个严峻的考验。与中华文化主张多元要素的统一和谐不同,西方文化强调对立双方的相互压制,功利强权一直是其对内对外的通用法则。针对这一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党对传统政治协和万邦理念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转化和创新。首先,倡导世界各国在经济上互利共赢。在世界经济普遍增长缓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自身经济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以经济上的合作共赢带动整个世界的繁荣昌盛,这是协和万邦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就会吸引更多同道者,共同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含义是文化上的包容互鉴与丰富多彩。我们必须努力推动文明互鉴和文明共存,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此化解文明隔阂和文明冲突。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