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高校应积极构建自身“新常态”
夏锋
//www.workercn.cn2014-12-0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新常态已经成为国内各类媒体与社会各界关注、研究的高频热词。笔者认为,立足高等教育的定位与使命,为破解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转型与办学难题,也应积极构建自身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是处理好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高等教育新常态不是对以往办学理念、定位与内容等方面的简单否定,而是应该顺势而为,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教育规律,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对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还要破解当前所面临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模式单一等问题,调整发展思路,谋求转型发展。

  新常态下的办学定位,其核心是处理好“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就是做好顶层设计,围绕高等教育功能的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真正承担起普通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立地”就是立足办学实际,彰显学科科研优势,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发挥地方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找准科学的办学定位,从同质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型,围绕办学目标树品牌、创精品、出特色,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构建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其核心是处理好以人为本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系。“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贯彻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化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提升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对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以“以人为本”为导向,力求实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同时,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法与平台建设上,注重专业素养与通识素质的培养,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作用,实现校地、校企的有机对接与深化协作。

  新常态下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其核心是处理好服务与引领的关系。“服务”意味着高等教育具有支撑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引领”意味着高等教育发挥对地方建设发展的辐射作用。对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把学校的优势,变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强大动力,做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价值体现在效益上”;同时,服务社会要作为科学研究的立足点,适应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在决策咨询、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和效益,实现校地协同创新、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有机对接。

  对于转型难题,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要保持主动姿态,稳步有序推进高等教育新常态的构建,凝聚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