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把创新理论宣讲作为途径
——德宏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三)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www.workercn.cn2014-12-08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中,充分运用所独创的“五用”宣讲经验,吃透国情,把握省情,结合州情,融入民情,通过宣传教育上的改进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便于参与的平台,乐于参与的渠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到渠成地融入各族群众的思想行为和生产生活。

  着力打造少数民族干部宣讲队伍。德宏州根据民族干部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语言风格,说道理、讲政策、做工作,群众往往愿意听、愿意学、愿意跟的实际,充分发挥民族干部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打造一支少数民族干部宣讲队伍,让他们从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文化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出发,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传播工作。

  用民族语言提升宣传效果。德宏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日常用语仍然是本民族的母语,由于不懂汉语,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接受科学理论和科技知识比较困难。为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德宏州让宣讲人用民族语言作系统讲解,用民族语言作耐心阐释,用民族语言传递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从而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的吸引力,提升了宣传效果。

  民族文字阐述更能吸引民族干部群众。民族文字是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是少数民族交流思想感情、记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德宏州民族文字存留使用较多,主要有傣、景颇、载瓦、傈僳四种。针对这一实际,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德宏州坚持运用民族文字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方便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党的科学理论、富民政策一同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扎根于边疆各族群众心中。

  民族节日、民族文化既能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也能传播正能量。德宏州居住着傣族、景颇族等5个世居主体少数民族,傣族、德昂族有泼水节,景颇族有目瑙纵歌节,阿昌族有阿露窝罗节,傈僳族有阔时节。多年来,德宏州始终坚持用民族节庆展示党的科学理论,展示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敢于争先,努力开创德宏科学发展的时代新风貌。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族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德宏州积极组织“五用”宣讲团成员、文艺工作者在民族节庆期间,以民族歌舞、小品、快板、山歌等富有民族文化韵味的传播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活跃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在民族节庆中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受到边疆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总之,德宏州在传播普及党的科学理论中探索并不断完善的“五用”方法,充分体现了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融化了边疆民族的排他性本能拒绝,在熟悉的语言环境和本土文化氛围中,解除了与生俱来的思维惯性和心理障碍,实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德宏州不断完善“五用”,在边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中有效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加强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使“三个倡导”在边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中既形成了广泛的认同,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和运用,通过精神力量到物质动力的转化,德宏州社会活力绽放,经济增长提速,社会进步加快,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执笔:杨文江 郭笑笙)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