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
朱步楼
//www.workercn.cn2014-12-26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当前,教育领域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克服这些弊端,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方向,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习近平同志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德育为先,需要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教育学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素养指标和学业质量指标,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育优良校风和校园文化,利用重要仪式、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仪礼节等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激励每一个学生奋发上进,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校园享受快乐、展现潜能、放飞梦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注重增强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强调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思维,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追求新知、提升品格、参与实践、全面发展。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注重科学育人与教育治理有机结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校风校纪建设都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融入道德教化,让真善美得到鼓励和表彰,使假恶丑受到制约和惩处,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既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又修好公德、私德。

  坚持提升师德。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师之德,教之魂。教师为烛,师德为光,光照人间,将会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通向未来、实现梦想的希望之路。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应把习近平同志在去年教师节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今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进一步强调的“四有”作为师德的准绳,作为教师育人律己的职业规范,作为不断提升师德的明确目标。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把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立德树人创造良好条件,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坚持合力推进。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治理以及教育环境的创新和优化,既需要加快教育教学包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力推进。教育工作者应通力合作,挖掘教育教学的文化内涵、道德因素、人文精神,不仅为学生在学业上释疑解惑,而且为学生指引人生方向;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科学育人体系,改变育人阵地之间衔接不紧甚至碎片化现象,营造课内外、校内外密切配合、互相促进的良好育人环境。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特殊功能,充分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博资源,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榜样资源,社区校外培训辅导资源,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特别是家长启蒙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做人做事、学习明理的重要作用,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作者为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