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地方高校应主动服务区域发展
郭广生
//www.workercn.cn2015-01-29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日益多样化。

  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地方高校主要任务之一。截至2014年底北京这座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达到2151余万人,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持续发展的北京面临着城市用水、空气污染、绿色交通等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何破解?是困难,是挑战,在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团队看来更是机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正是高校科研工作者新的研究课题。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决定着一个区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成为我国高校主体和推动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中提升自身实力,提高自身影响力,高校与地方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生共荣。

  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互惠互利,对此大家都高度认同。我国各地发展的不均衡,使各地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根本点要以特色服务促区域经济发展。美国经历了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发展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发展模式以及“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与地方经济共生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镜鉴之一。高校强大的科研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入活力,同时高校也逐步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库。

  地方高校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个人认为,高校要优先发展科研,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很难培养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所以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科研优先发展的战略,也许有人有异议,人才培养是核心,这里所提到的优先发展并不代表它就是核心,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可以支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高水平人才培养才可以成为核心。学科建设是基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在国内外才更具有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和区域的变化。过去,高校被称为“象牙塔”,许多教授的科研成果仅用来评奖或申请专利,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现在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十分重视科技成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比如,2014年年初北京市出台“京校十条”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扶持协同创新,年末,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宏观政策为创新松绑加力,从而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办好地方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改革管理机制,创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模式,以产业链带动研发链,打破了学科学院分割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北京工业大学根据北京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北京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知识产权学院等新型教学科研机构。成立科学技术发展院,构建“大科研”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体系。

  通过科技体制、机制的转变,高校的科研成果将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们将享受到科研成果带来的便利,科技正悄然改变着生活,我们期待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者为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