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自上世纪初,陈望道先生把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就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传播的序幕。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已近百年,但由于语言的障碍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寻求适合中国大众的母语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语言艺术进行探索,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地深入人心,同中国、同时代、同大众更加紧密结合,一直是学术界探索的一个热点、重点问题。最近读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宋义霞教授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语言艺术研究》一书,看到了对这些问题的新探索,很受启发。
历来传播马克思主义都偏重内容结构,当然内容是中心,但是在内容体系基本形成之后,传播的语言和传播的途径对内容的展示彰显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有多种说法但有一种最妙,这个“妙”只有用语言艺术才能实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就是强调说话沟通要讲究语言艺术,没有语言艺术传播的思想内容、生活经验就难以被人轻松愉快接受,自然不会流传久远。从传播学讲,传播三要素中即传播主体(传播者)、媒介和传播客体(受众),媒介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在传统与现代的媒介中都离不开语言媒介,尤其是母语。而任何语言都受传播主体与客体的要求影响限制。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好,必须抓住语言艺术这个关键,古老的格言“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从语言本质意义上说明了它对事理的型塑、揭示和倡导作用。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语言艺术研究》的理论研究成果,抓住了理论传播的关键,在传统与现代传播基础上大胆探索。
理论传播的语言艺术要“接地气”,就必须从母语的深厚博大性和百姓的接受维度喜好上有所挖潜突破。该著作在这方面的研究值得肯定与借鉴,主要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语言的民族性、雅俗共赏性和时代性,显示出不同的理论内容和理论视角,犹如一曲由不同和弦构成的交响乐。在这里,作者以“客观的理解”为准绳,力图用简洁的语言、适当的叙述、合理的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语言艺术。其中“语言艺术的民族性”一章,有许多创见。我们母语的海洋博大精深,而她们在其中采撷的几朵浪花新颖巧妙且与时代、百姓喜好吻合,这就是理论传播必须讲究现代语和古汉语双管齐下,方言与行业语协调配合,理性语与情景语参差交叉,显性语与隐性语相辅相成注重其“和声”效果,通俗语与高雅语结合使用可达到雅俗共赏的动人境界。这些都值得学习推广。
理论传播的实践研究是无止境的,需要深邃的学理支撑,而其背后往往离不开研究者对人生的透彻理解,以及建立在这一人生经历基础之上的对社会、人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而深刻的体认。从根本上说,理论上的任何一种重新解读、重新研究、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理论的研究也是如此。对于我们来说,正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促使我们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语言艺术理论。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真正理解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这些经典的千字短文闪耀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理解了邓小平用“摸着石头过河”形象地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这些富于生活气息的老百姓语言,看似通俗,但又平中见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形象化,能很快为人民大众理解和接受。一句话,语言艺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中呈现出了“令人震撼的空间感”。
毋庸置疑,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语言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宋教授和她的课题组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以此为鉴,我们若在政治理论研究宣传、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中,能充分运用彰显母语艺术的沟通、暖心、明理、融情、点拨、引导、含蓄、细致和点睛等的功能和魅力,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文史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