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互联网接入中国的第20个年头,中国吉林网和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合作的“干群网上面对面”作为网海一粟,在2014年收获了吉林新闻奖、宣传吉林好新闻奖等荣誉,这一互动新品牌,特色是党网与党校融合实践。
一、精准目标定位,实现受众和群众的合璧。
受众一词是现代传播的重要概念,其解读的集大成者是出版于1997年的《受众分析》,时距十六七年后,网络新媒体依托技术进步迅猛发展,让受众生态有了诸多新内涵,阅读或视听行为全程可监测,通过点击量和点击曲线分析得知,受众在网上更关注自身利益,乐于评价和表达呼声。双方2013年起步合作时,适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网站结合党校诉求,与网信主管部门沟通,决定从受众角度找切入点。
明朝张居正于《陈六事疏》中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所领导的党校和党网,对“谋在于众”更有深刻而科学的理解,党校要让学员面对的“群众”和网站天天要面对的“受众”高度契合,双方藉此达成了共同的工作目标:遵循群众工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搭建网上党校教学体验平台。
二、精心创新设计,实现“以互动促活动”。
复合互动,一举多得。网民既作为受众看直播,其提问也成为直播内容,又成为传播者角色,即“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事事都能晒圈子,时时都能点个赞”;学员既为网友解惑答疑,又同步了解新媒体带来的群众工作新特点,提升网络舆情调研新能力。
统筹规划,逐步细化。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的细微化,逼迫着新闻生产更加强调“精短鲜快”,以便受众随时随地可在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吉林省的党网和党校联合创建学员党性教育网上教学基地,是开先河式的举动,我们统筹每学期、每场互动侧重点时,内容上贴近民生,形式上利用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所开创的可能性,创新型传播样式,用即时上线、滚动刷新等特有方式倒逼素材、台本、流程等工作做细,做到环节设置得当,问题渐进得力,高效集合传播。
蹄疾步稳,扎实推进。网络流行浅阅读,促使信息要具备“眼球效应”。借“干群网上面对面”这一载体,陆续有超过500名学员参加互动,直面热点。从起初的单一访谈直播,到今天渐成体系的由“微博问”、“在线贴”、“图片说”及现场大屏、二维码等组成的多元交互模式,我们让特殊课堂、别样党课由浅入深,由眼入心。
三、精益求精,舆论导向和舆情研判“双轮驱动”。
党校姓党,党网姓党,党校和党网融合探索,对在新形势下强化党性锤炼、做好群众工作具有理论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强化科技改变传播、改变教学的前瞻理念,用良性互动共建和谐舆论场、舆情晴雨表,是下一步努力方向。
党网,是网络舆论主阵地,肩负着使网络空间清朗的重要使命。“干群网上面对面”作为开放、平等、互动的网络议事厅,必须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对百姓话语的创造力,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订制意识,结合舆论监督,推出网络问政,提升引导能力。
党网,是网络舆情观察哨,要帮助党委、政府和行业企业决策者做研判。网络舆情作为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具有无限次传播的潜能,一个热点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干群网上面对面”中,一位23岁打工农民对业余文化生活苍白的苦诉、广场舞如何和谐的困惑、特别访谈《小巷·大爱》中网友向吴亚琴表达社区愿景,都是舆情素材,要加快运用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终端、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步伐,优化制作、存储、分析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扩大工作覆盖面。
党建工作也要跟上e时代 | 2010-10-19 |
于丹:中华文化应消解误解 在比较中走出去 | 2010-10-19 |
学深悟透 融会贯通 示范带头 凝聚力量 | 2010-10-19 |
聚合正能量 传播好声音 | 2010-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