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体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上海要做好这篇大文章,不仅要从上海自身出发,更要从全国、全球的层面来谋划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时强调,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上海要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全面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进一步推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战略新要求,实现重大战略间的联动发展,全面提升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2015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对上海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新要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体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上海要做好这篇大文章,不仅要从上海自身出发,更要从全国、全球的层面来谋划。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有影响的科技大国,但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要加快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跨越,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撑。放眼世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代表着一个大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上海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战略使命,从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中定位自身,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创新目标上,要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前瞻布局,形成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在创新功能上,要找准全球创新链条中的位置,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在创新重点上,要聚焦制造业技术创新,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创新方式上,要注重国际合作和集成创新,实现开放型创新。
与自贸试验区战略联动发展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两大核心载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全球科创中心齐聚上海,使得上海承担的国家战略使命更加凸显。上海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了一揽子制度创新成果,这将对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可充分借鉴自贸区建设的做法,在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实现两者的联动发展。
一是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便利化制度,加快推进跨境研发便利化。二是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便利化制度,推动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鼓励并购国外优质科技企业。同时,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三是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外资的技术溢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可有序选择高新技术行业对外资开放,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加快培育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四是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破除制约“四新”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可依托“双自”创新平台,探索业态创新、高科技产业化等更为“宽容”的创新创业环境。五是加强自贸试验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物理空间“双自”效应联动。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直接带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以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需求进一步深化自贸区改革。同时,实现“双自”覆盖区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优势以及创新成果在全市无缝对接,直接复制推广,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从跟随真正迈向引领。
与“四个中心”战略联动发展
建设“四个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上海的国家战略,它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四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目前,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都将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开始了由“财富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逆向转型。因而,上海要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四个中心”建设有机结合,实施联动发展,实现功能耦合与优势互补,全面释放两者协同促进的聚变效应。
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拓展“四个中心”功能。将科技要素融入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领域,丰富和完善“四个中心”的内涵,以科技带动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等;以信息技术助推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发展和资本市场完善,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以海洋科技、大数据等技术促进港口、船舶发展和全球航运信息平台等建设,提升航运整体能级;以技术贸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充实贸易内容,加速高端服务贸易发展,从而打造具有更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经济创新中心、国际金融创新中心、国际航运创新中心和国际贸易创新中心。
另一方面,要以“四个中心”反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在基础、内涵、抓手和需求等方面赋予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更有力的发展依托。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重点项目发展带动相应领域科技研发;以科技金融打通创新链条,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以航运中心建设牵引海洋和信息等科技进步;以服务贸易推动科技创新要素的全球配置,提升上海运用和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从而加速打造具有上海城市特点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联动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是中国全方位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集经济社会、内政外交与时空跨越为一体的历史超越版。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应强化科创中心建设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联动发展。
一是利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开放协作的区域创新体系。长三角地区已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巨型城市群,科技和产业基础较好。上海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协同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应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强化其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在先进技术、科研设备和管理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进而形成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系统和社会化科技服务系统等三大系统。
二是充分依托“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分工,助推上海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可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时强化上海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助推上海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创新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上海科创中心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辐射服务功能。上海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将强化科技金融、中介、咨询等服务功能建设,同时也将集聚专业风险资本、天使投资人、私募股权基金、种子基金、国际顶级的投资银行。这些功能建设和机构集聚将会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发挥辐射服务功能,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提供支撑。(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
“十二五”重庆宏观环境及发展走向 | 2011-02-01 |
把未来的胜败“管”起来 | 2011-02-01 |
以高新区为载体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11-02-01 |
智慧城市: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重要引擎 | 2011-02-01 |
构建新的战略支点亟需解决的三个问题 | 2011-02-01 |
着力打造丝路经济带的东方战略枢纽 | 2011-02-01 |
优化空间格局 实现协调发展 | 2011-02-01 |
着眼富国强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2011-02-01 |
自贸区“雁阵起航”引领全国深层次改革 | 2011-02-01 |
全球影响力需要科创型专业智库 | 201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