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携手打造全球创新体系
王文
//www.workercn.cn2015-05-2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作者手记:中国智库,为全球治理担起更多责任

  在巴黎,我感到有些孤单。联合国、世界银行高层领导均参加的巴黎“气候金融日”大会,能容纳13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我却看不到一张除我之外的中国面孔。我被安排在最后一组最后一位主旨发言,阐释中国在促进发展与追求低碳方面的努力,直言欧美需要在气候金融上获得中国支持,我的发言得到了多位学者及气候金融机构负责人的认同。

  在柏林,来自二十国的百余名智库代表就目前创新困境、新技术转移、国际公共政策的障碍等议题讨论了三天,形成国际共识后,递交给今年G20峰会的土耳其秘书处,最终有可能融入二十国领导人共识,形成全球认可的国际规范。我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发言。可惜,在与中国利益相悖的议题争论上,我显得形单影只。

  我曾几次问会议主办方,为何不多邀请中国代表?总结起来,原因大体有三:一是中国学者不易请;二是在全球治理领域,擅长并感兴趣的中国智库学者仍然较少;三是主办方担心中国学者会表达与会议主旨完全相悖的看法。

  我咀嚼着这三个理由,有一定道理,却未必都对。中国智库学者总体上非常愿意与世界交流,但可能由于英语能力、国际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欠缺,在多边思想交流场合容易“失语”或显得格格不入。因此,虽然中国不乏非常优秀的智库专家,但中国智库总体上仍缺乏与国际社会足够的、频繁的思想交流。

  世界正在进入全球治理时代。双边国家竞争与博弈固然重要,但体现一国综合实力的关键,不只是经济、军事实力的超越,更是在全球治理层面的思想贡献与规划设计。在布鲁塞尔、巴黎、伦敦、罗马等城市,几乎每周都有与全球治理相关的大型国际性论坛。中国智库不应只重视达沃斯论坛、香格里拉安全对话等几个享誉全球的国际多边思想交流平台,还应到更多的国际平台上频繁发声。在中国进入“智库时代”的今天,中国智库在国际参与和全球思想贡献方面有待真正崛起。这是值得政府、社会、智库机构、智库学者共同探讨的大课题。(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系作者在“20国智库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发言,刊发时有删节)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