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大作用,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创新。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伟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了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方向目标和根本遵循。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必须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绝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不能以其“学术性”和“科学性”,否定其“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性的思想库,意识形态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合力。今天的意识形态,其实就来源于昨天的哲学社会科学探索,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很多将转变为明天的意识形态。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要的根本使命。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意识形态”是命脉和灵魂,是一根挣不断的红丝线,不是一堆软棉花,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首先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要把握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抓住意识形态的根本。目前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手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哲学社会科学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必然会走向歧途。二是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去意识形态化”倾向。试图以所谓“价值中立的态度”和“纯理论研究的方式”追求所谓“纯学术”,是掩耳盗铃,自毁长城。三是对意识形态“学术化”新趋势,必须提高警惕。新时期意识形态发生了“感性化、学术化和日常生活化”的新变化,日益渗透到学术研究之中,通过学术思潮、学术话语等加以曲线表达。四是高度关注宗教问题。依法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妨碍国家教育制度;正确区分宗教行为与风俗习惯;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宗教学、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
二、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
一是增强理论自觉,坚定学术自信,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时代的产物,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反映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竭源泉。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首先,立足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是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关键。必须讲好中国故事,用事实站稳脚跟,用硬道理实现“走出去”。其次,对改革开放创造出的“中国奇迹”,要不断加以概括,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中国表达力。在实际操作中,到底如何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还亟待有所突破。再次,要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要“怕”字当头,自走极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要用融通中外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话语体系解释中国实践,评价全球问题。当前我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创建,是全球57个国家、45亿人口的大合唱,本身就是国际话语权,“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理论,受到世界广泛认可,这都是成功范例。
三是坚持理论服务现实,形成中国特色大众化理论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处理好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群众话语的转换关系。用学术话语思辨研究,用政治话语资政服务,用群众话语宣传政策。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特点,也是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
四是优化学术生态,健全开放完善的理论体系。避免重复性研究,加强学风建设,鼓励产出原创性成果,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和学科增长点,与时俱进,努力提出更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自身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担当社会责任,引领时代精神。
一是要牢记国家使命,为人民而代言,担负社会责任。要聚焦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完成理论创新,提供决策咨询,回应人们关切,推动社会进步。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拿笔杆子,永远与人民为伍,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针对社会上复杂多变的思想观念,发出理性正义的声音,激发和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凝聚人们共识。
二是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卫者,要以正确心态和观点,加强学术自律,占领课堂主阵地。不传播错误观点,不猎奇散布攻击党和政府政策法规,杜绝牢骚满腹的“愤青”现象,不能以一己之偏见‘骂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思潮,要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三是正确处理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首先,要坚定政治方向,对企图以学术为名,排斥政治导向的图谋,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对触及党和国家的原则、底线的言行,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和斗争。其次,要注意历史问题现实化、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要增强敏感性,把学问做精做深,有力驳斥不怀好意的现实企图,取得国际学术界的支持,赢得话语权。再次,要坚持学术自由,防止简单化、泛化、政治化。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要永远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根本前提下,很多思想认识问题都应该讨论,要敢于讲真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也是理论自信和学术良知。
四是扎实树立优良学风。要严谨扎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树立质量意识,多出精品力作。要有独立见解和真知灼见,不能人云亦云,要说有见解的话,要正面回答问题,要切中要害。不要概念化,不要固化,不要庸俗化。对学术争鸣和模糊认识,不能靠学霸手段解决,官话套话也没有力量,要重事实,讲道理,传输不灌输,说理不说教。要敢于站出来,靠真理的力量,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
五是强化实践锻炼。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理论自信。
六是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育人功能”,将师德建设摆在首位,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努力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国家民族未来的栋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切实履行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 2010-09-27 |
张东刚:切实承担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 | 2010-09-27 |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理... | 2010-09-27 |
陈奎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 2010-09-27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前提与目标 | 2010-09-27 |
社科工作者的担当 | 2010-09-27 |
在服务人民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 2010-09-27 |
借力网络新媒体传播哲学社会科学 | 2010-09-27 |
形成话语体系建设的联动合力 | 2010-09-27 |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 2010-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