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做好致辞,大学校长们还要以身示范,弘扬大学精神,做好平时,而非毕业一时。这样的“最后一课”才能让学生铭记在心,永远感恩母校,砥砺前行。
又到了毕业季,校园里的毕业生们穿着学位服频频拍照留念,毕业典礼上的浓情致辞也频频上演。
应该说,作为过来人,校长或学者凭借其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给毕业生语重心长的教诲、恰切的人生点拨,可谓对大学生活的圆满收尾。而作为大学生活的“最后一课”,毕业致辞在引领毕业生从容开始职场生活、走好未来之路方面,也的确有着重要意义。
近些年,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毕业致辞也越来越富有时代气息。在华中师范大学日前举行的2015届毕业典礼上,文学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晓苏以《桂子山上的树》为题演讲——“人的修炼和树的成长一样,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要有知识的积累,二要有思想的照耀,三要有人格的支撑”,引起广大学子共鸣,很快在网上走红。坦率而言,部分校长的毕业致辞改变了传统的八股文风,用更接近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共鸣的事件或语言来表达心愿,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但总体来看,我国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诚然,校长致辞不该成为套话、官话,但转文风之余更要有真内容,打动人心,接地气,有真情,给学生持久的精神激励,否则难免落入窠臼。不久前,一位校长在致辞中寄语毕业生们要用持之以恒的阅读和思考来为自己、为祖国、为这个时代,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养料。从致辞内容看,这位校长对毕业生的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对毕业生的拳拳期待不仅有高度且具体实在,但这样的致辞能打动人心吗?这样的关切和期待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和各种会议中听到的还少吗?
从毕业致辞看,很多人不太会讲故事,不会将人生哲理、个人情感融于故事中,没有以平等的身份、朋友的关爱、真诚的态度、朴实的话语去感动毕业生,使毕业生从致辞中去感悟和体会大学“最后一课”的意义。相对而言,有些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另有深意。去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在毕业致辞中告诫毕业生:“我希望你们能过高尚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有很多阴暗面:不公、剥削、诈骗等。我吁请大家为了母校的声誉,无比庄敬自强,公平待人,不可欺负弱势的人,也不可以做损及他人或自己的事。”笔者以为,听这段话的毕业生不太会有“被教育”的感觉,因为校长讲得很实在,不空洞,不说教,不居高临下,不依仗权力,也不用大空假的话语,就像邻座的学兄学姐或朋友与自己拉家常,用毕业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将他们的心愿娓娓道来。这样的毕业致辞也许更受欢迎,更能与学生的内心产生共振,给其长久的精神影响。
诚然,毕业致辞是一件“苦差事”。毕业生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心态各异,状况千差万别,要用一篇演讲去打动所有毕业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校长任职时间久了,毕业致辞年年要出新意,更是难上加难。不论有多苦多难,校长还得迎难而上,不能因为难就敷衍了事,雇人代笔,自己宣读;不能因为难就例行公事,大话套话一堆、不顾听众感受。话说回来,有的校长之所以感到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用心,既没有用心准备毕业致辞,也没有用心思考对学生未来的影响。
实际上,只要校长或毕业致辞者们用心准备,用三年或四年去陪伴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多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到课堂、操场、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中去,了解学生,真正做到与他们同频共振,见证他们每一个成长的瞬间。如此准备一份毕业献礼,是不会感到困难的,也一定能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让毕业致辞充满浓浓深情。说到底,毕业致辞不能光落实到嘴上,平时功夫下到,届时自然水到渠成。对此,致辞者们还要以身示范,弘扬大学精神,做好平时,而非毕业一时。这样的“最后一课”才能让学生铭记在心,永远感恩母校,砥砺前行。(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墓碑·界碑·丰碑 | 2009-10-19 |
墓碑·界碑·丰碑 | 2009-10-19 |
毕业致辞,传递了什么愿景? | 2009-10-19 |
由“根叔现象”看领导干部如何说“话” | 2009-10-19 |
肖巍:毕业致辞,传递了什么愿景? | 2009-10-19 |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四个转... | 2009-10-19 |
北大校长致毕业辞:以青春之名 为梦想前行 | 2009-10-19 |
梦系祖国 自信担当 | 2009-10-19 |
教育的力量在“ 真” | 2009-10-19 |
校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扎根 | 2009-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