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日前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并进一步强调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减贫逾7亿人,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大部分来自中国。而举世瞩目的“脱贫奇迹”背后,是7017万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媒体报道的“人畜同屋、1年吃3次肉”的情况并非虚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经济基础迥然相异、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地域、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
扶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线”,让贫困地区摘掉“贫困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脱贫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更需要全社会扶贫合力的增强。而这一合力的形成,亟须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全面准确认识国情,摆脱“贫困意识盲区”的羁绊。
对于很多居住在城市里衣食无忧的青年人来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困生活似乎只在纪录片里才能看到,殊不知这样的场景在部分贫困地区依旧存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凡事盲目对标、急躁焦虑,幻想轻轻松松立马过上发达国家那样的日子,有人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高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追求享受、奢靡浪费……种种脱离基本国情的认识和行为令人堪忧。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青年人是挑起发展重担的接力者。使命面前,青年人当深刻体察我们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最大的现实,保持冷静头脑。少一些觥筹交错,多一些“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家国情怀;少一些无病呻吟,多一些“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历史担当;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实事求是;少一些及时行乐,多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到2020年如期脱贫,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应以任重道远的忧患意识和居安思危的责任担当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结起来,自觉凝聚起实现“脱贫梦”的社会合力。如此,脱贫有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有望。
温故壬戌学制 | 2009-01-21 |
温故壬戌学制 | 2009-01-21 |
温故壬戌学制 | 2009-01-21 |
温故壬戌学制 | 2009-01-21 |
温故壬戌学制 | 2009-01-21 |
温故壬戌学制 | 2009-01-21 |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服务党的建设 | 2009-01-21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 | 2009-01-21 |
论文选编(一) | 2009-01-21 |
把话说好 把事办好 把自己管好 | 2009-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