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标要求。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加有效的国家人才治理体系。
要构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治理体系,就要坚持市场化方式、社会化参与、国际化视野和法治化思维。
坚持市场化方式。就是要推动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遵循人才工作中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吸引人才、开发人才、评价人才、使用人才、检验人才和回报人才,营造天下英才竞相汇聚、蓬勃涌现、自由竞争、开放发展的市场环境。为在市场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作用下,实现各类人才优胜劣汰、开发配置的有效均衡提供空间。
坚持社会化参与。就是要推动政府在人才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从“前台”向“后台”转变,从“操作”向“监管”转变,从“政策”向“环境”转变。大力培育和扶植社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推动各类协会、行业/职业组织和各类服务机构大发展,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各类学会、协会和专业组织的力量,使他们承担起管理、引导、推动各类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主要职责。探索政府人才工作部门与公共机构、民间组织、私营单位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建立起政府、学界、产业界、工程界和专业组织有序分工、协调合作、良性互动的人才资源开发新格局。
坚持国际化视野。就是要着眼于在国际产业竞争、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中获取领先优势,置身全球视野,融入全球网络,进一步增强国家人才工作开放度,建立国际化人才配置枢纽,打造世界级人才发展平台,形成接轨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开发制度,提升全球智力资源利用能力,提升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力,为世界顶尖人才和优秀人才提供更多向上发展的机会。实现人才来源国际化、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贡献国际化、人才发展多元化,人才发展环境世界领先,增强对国际一流专才跨国界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坚持法治化思维。就是要加强人才法治建设,逐步建立体系完整、内容充分、结构协调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人才综合立法,如人才开发促进法、人才工作条例,与人才分类立法,如人才流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竞业避止、国家人才安全、人事争议仲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终身教育、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居留等法律法规相结合,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等人才开发各环节的法律法规网络,依法保障人才权益。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尊重法律地位和尊严,突破法治体系不健全、法治观念不深厚等问题,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事、依法监督管理的能力,将人才政策优势转变为人才法治优势,为集聚、使用天下英才提供法治保障新环境。(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沈跃跃: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 2010-11-17 |
人才与教育: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 | 2010-11-17 |
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 2010-11-17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010-11-17 |
大力推进城市新型社区建设 | 2010-11-17 |
深化高校用人机制改革瓶颈何在 | 2010-11-17 |
深化高校用人机制改革瓶颈何在 | 2010-11-17 |
制度激励是大学治理的中心环节 | 2010-11-17 |
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 | 2010-11-17 |
建设地方新型智库体系 | 201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