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响应时代呼唤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邓云锋
//www.workercn.cn2015-10-17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对教育而言,就是要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当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总任务。教育治理体系除了教育系统自身外,还应包括政府和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这样一个系统的治理,当然必须要突出其核心部分,即学校。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变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时代的召唤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呼唤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与过去相比,中国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关切。当前,世情、国情、社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国际化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社会更加开放、透明、自由,多元、个性需求更为突出。学校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和关注度与日俱增,参与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的热情高涨。单纯由政府办教育、管教育、评教育的局面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单纯的应试教育也越来越不能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的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相应地发生变化,并建立配套的治理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大背景下,相对于传统的学校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呼唤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当前,教育已进入了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的新阶段,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水平,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同时,教育规模扩大后,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水平的差异化都在不断增强,对推行学校管理改革、建立现代学校运行机制、实现由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的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一方面,政府部门管得过多过细,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学校办学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管理方式过于简单,习惯于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等等。如何在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上提供保障,更好地满足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需要,更好地推动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学校自主办学、特色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吸收世界各国先进学校制度积极有益成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适应教育转型发展要求应运而生。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要指向。说起现代学校制度,不可不谈现代企业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很大程度上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及市场主体的作用、释放每一个市场单元的活力开始的。在计划经济年代,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管理,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企业没有创新的热情与动力,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调动积极性。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现代企业制度,带来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大繁荣,使企业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现代学校制度,主要是解决传统学校管理体系中主体责任不清问题。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政府以行政命令管理学校、干预学校;校长无法履行一个法人主体的责任,学校变相地成为一个政府部门,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模式教育学生,不求创新,不求变革;学校教职工对学校事务没有参与的机会,沦为旁观者,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多种期待和要求,学校可以置之不理,束之高阁。这一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变化,相关弊端已极大地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老百姓对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满意率。所以我们必须对旧有制度进行变革,建立一种新的学校运行管理制度,这就是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的主要特征。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依笔者的理解就是8个字——法治、主体、民主、开放。

  所谓法治,就是在依法治国的方针下,依法办学,学校的各种治理要以法律依据,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一切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这同时也是政府监督管理的基础。

  所谓主体,就是明确和保障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地位,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层积极主动地去管理学校,创新办学思路,而不是被动、消极地等待、应付,让学校主体的创新动力得到充分激发。

  所谓民主,就是学校内部要有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制度和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校内各主体特别是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真正地使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制度保障每一位普通教师对学校管理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一些领域的决策权。这些权力的行使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安排得以实现,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

  所谓开放,就是开门办学,面向校外、市外、国外,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促进教师进步、促进学生成长的好理论、好观念、好办法、好经验、好做法,善于整合利用一切外部资源服务于学校发展,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社区资源,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和欢迎社会各种力量有序参与到学校办学活动中。

  三、如何更好地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

  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觉醒便没有行动的自觉。加大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意义、重要性的宣传,统一学校上上下下的认识,形成发展的共识,这是一项基本功,是必须扎扎实实要做的工作。只有全体教职工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才可能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也才能形成人心齐、泰山移的力量,才能主动参与到其中来。要重视抓好现代学习制度建设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自学、集中研讨、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组织研究相关制度在本学段、本学校的落实,吸收教职工量参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有关工作,多方争取广大教职工的认同和支持,形成推进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强大合力。

  要为学校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取决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外部环境来说,就是政府和社会要做好准备。

  对政府而言,必须简政放权、政事分开、把属于学校自主发展的权力还给学校,不再越位、错位,也不缺位;既积极支持、鼓励、放权,又依法规范监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的职能,承担起应该承担、也能够承担的权力和责任。要进一步理顺政校关系,探索建立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清单管理模式,规范行政行为,为学校减负;同时,改变政府对学校的命令式管理,探索建立运用立法、执法、规划、拨款、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的模式,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创设良好环境。

  对社会而言,要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多元共治,有序参与学校的办学行为。这方面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理顺以及校长让渡权力的自觉和运用权力的智慧。在教育行政部门向学校放权的同时,校长要强化民主管理的理念,按照共同治理的原则和要求,以主动的姿态,向社会让渡权力,通过建立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制度等形式,职业学校还可建立行业参与办学和评价的有效形式,将适合社会参与的事务交给社区、家长、专家等,吸引其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建立起更为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

  要加强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其最核心和根本的任务是落实在制度建设上,因此,形成一系列现代学校发展、运行管理及学生教师成长的制度体系,尤为重要。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学校章程的制定,必须通过发动群众、层层讨论,认真制定好。

  要规范章程制订程序。从章程起草、征求意见到审议,都要做到师生全员参与;同时,要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网络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家长、社区、专家等各方面意见,凝聚共同愿景。

  要规范章程的内容。要对涉及到学校发展、日常管理、办学特色、师生利益、民主参与、信息公开、监督保障等重大事项作出明确具体规定,把原则确定下来;同时,要以章程为依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制度体系,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

  要发挥好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作用。现代学校制度,其学习的过程、建设的过程和发挥作用的过程,都需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好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团队的作用。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是法人代表,要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开放广阔的胸襟,要有献身教育的情怀,要有现代民主思想,愿意放权,接受民主监督,欢迎民主参与。

  要加强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建设,特别是加强校长队伍的培养培训,强化校长民主、法治意识,让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展现出良好的教育素养和管理能力。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重点围绕对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监督,创新学校治理结构,依法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让校长以一流的领导力带领学校管理团队推动学校的科学有序、创新发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