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教师与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积极应对后喻文化时代教育挑战
杨敏
//www.workercn.cn2015-10-30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时代,晚辈向长辈学习,知识以传承方式繁衍;在并喻文化时代,学习发生在同辈人之间,知识以平面方式扩散;而在后喻文化时代,长辈反过来要向晚辈学习,知识以解构、重构、反哺等多元化方式产生和扩散。当前,随着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多样,可以说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后喻文化时代。这对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教育应深刻把握这种新变化,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提高教师能力素质

  众所周知,教师之所以能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是因为教师比学生知识多、水平高,教师可以把学生不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在后喻文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已经不仅仅限于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网络学习各种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一些新知识掌握方面与学生是同步的,甚至不如学生掌握得快速全面。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能力素质,才能适应后喻文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提升能力素质,应树立以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研究意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当今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教师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不与时俱进,就可能在面对学生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师更应该主动学习,学习是教师提高知识总量、更新知识存量的重要途径。当然,教师不能只是一般地学习,而应进行研究型学习。教师应通过观察、阅读、研讨、思考或实践等途径获得新知识,努力建立一套系统并可以随时更新的知识体系,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二是树立智慧教学意识。后喻文化时代,学生乐于自我组织、自我学习,对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式产生越来越强的抵触情绪。这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极大挑战,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教学智慧。应改变“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主动把课堂搭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顾问,把学生通过网络等学到的知识合理纳入知识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后喻文化时代,学生虽然可以通过网络等学到许多新知识,但其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并不会因此而水涨船高,教师在这方面依然拥有巨大优势。教师尤其应把自己的成熟思维、缜密逻辑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确立批评意识,能够甄别和处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后喻文化时代教师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三是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权威意识,树立服务人类进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只有把服务意识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把握教学与专业领域发展方向,在服务学生成长中实现自身进步。

  提高教育治理能力

  在后喻文化时代,除了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智慧型、终身学习型的现代教师,教育管理部门也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这应该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教育管理部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治理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当前,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组织研发新型智能教材或教材配套产品。后喻文化时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传统书本教材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实际情况看,传统教材存在知识量有限、更新速度慢、启发性不强等问题,与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相适应。在触屏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更加期待知识含量高、灵活多样、立体多元的新型智能教材。面对学生的这种新特点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发适合我国学生的高科技型教材,努力使教材满足学生个性化和教学规模化需求,适应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的特点,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洞察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组织研发新型智能教材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先行研发与传统教材配套的产品,使教材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推进教育技术进步。推动我们进入后喻文化时代的力量是迅猛发展的科技。适应后喻文化时代的特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必然要求推进教育技术进步。教育管理部门应大力建设网络在线课堂、网络学习社区,注重在线学习咨询服务。比如,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并获取相关数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研究如何运用大数据开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定制服务。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学术探讨层面。应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赶上后喻文化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