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支持青年创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将创新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2年8月,教育部制定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校要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及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要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地方和高校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涉及到创新、变革、新产品与服务开发、新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等。一国或其地区的创业活跃程度取决于个体的创业意愿的高低,识别与开发机会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取决于创业者对创业管理知识素养的掌握情况。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能力,需要高校、政府、大学生个体、社会及家庭多方努力,而高校是主体。高校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明晰创业教育目标,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步伐。
明晰创业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要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创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创业品质素养、创业知识素养和创业技能素养。创业品质素养,即创业者应具备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创新意识、冒险精神、正直诚信、坚韧执著等品质。其中,使命感和责任心是驱动创业者勇往直前的力量之源,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是进行创业的内在要求,正直诚信体现了成功创业者的人格魅力,坚韧执著是对创业者意志力的挑战;创业知识素养是开展创业的基本要素。创业者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哲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综合性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创业技能素养包括战略规划能力、团队组建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执行力等。
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与能力。在大学中开设创业学专业或研究方向,并相应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学校要围绕创业精神、创业理论与知识、创业实践三大模块,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分类别设计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开设通识类创业教育课程;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差别化的创业专业课;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开设个性化的创业教育及实践课程,帮助其实现创业梦想。同时,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层次、跨阶段选修创业课程。
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创业教育内容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启发性”,更多采取案例教学、创意设计、企业创建模拟训练等形式,以创业项目为依托,将创业理论贯穿于创业实践之中。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敢于拼搏、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创业模拟实践基地及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推进大学生创业企业建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创业导师辅导制。加强对从事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系统化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理论水平。积极引入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通过创业座谈或举办创业讲座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对创业及其管理的感性认识。构建以专业教师、资深专家、创业者、企业家、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家、政府官员等为核心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创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组建创业导师咨询委员会,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指导,辅导他们撰写商业计划书并提供其创业所需要的条件。
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步伐,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是协同创新的主力军,协同创新要求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深度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大学科技园,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预孵化。依托大学,搭建由政府、风险投资公司和校友提供创业项目与基金支持的合作平台,不仅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而且帮助他们评估项目,资助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提高大学生创业企业成功率。
总之,高校要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分类施教为原则,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并将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提高创业成功率。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专题讲座、创业论坛、创意设计、企业创建模拟及社会实践为补充,将创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预孵化,精心扶持大学生创业。最终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良好的创业品质的人才,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