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突破了惯例才不一般
余建斌
//www.workercn.cn2016-01-19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并没有进入官方科技体制的“彩虹鱼”,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市场领域,都“游”得很欢。

  在不少人看来,这有点另类。按惯常思路,像万米级无人深潜器这样相对高端的科技项目,前期研发投入大,研发时间长,未来回报难以预料,如果没有国家项目资金的扶持,成功的概率不大。

  “彩虹鱼”能够不断挑战深海,是由于崔维成团队主动找市场、与民间资本共舞两年多,使得原来被看成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如今已势在必得。好的体制是活水,“彩虹鱼”之所以游得痛快,在于它走了这条“科学家+民间资本”“项目+市场”的创新途径,没有选择走从前科研项目申请、立项、研发、结项验收,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子。所谓的另类,只是打破常规,但仍然是按规律办事。

  首先是科研的“指挥棒”变成了“向心力”。“彩虹鱼”的团队不需要申请课题,不用为论文烦恼,只需埋头技术攻关,做出真正能安全可靠巡航万米海底的潜水器是唯一目标。

  其次,民间资本进来后,与国家项目相比,钱是“自己的”,一方面因此减去了一些相对繁琐的流程,决策拍板和资金到位也都要快。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钱是自己的,一分一厘都要用得到位,用得清楚。

  另外,由于民间资本的进入,企业家参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彩虹鱼”和市场结合十分紧密,导致科学家也脑洞大开,看到比以往更丰富的需求,从而大大拓展了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多点开花,获得裂变式的效应。

  “彩虹鱼”的特殊性,在于它一直没有进入现有的科技体制中,虽然少了支持,但也少了一些掣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现有的科技体制机制,事实上,在不少重大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只有国家大力支持,形成较大范围的大协作,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比如“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诞生,就受益于这样的支持。而“彩虹鱼”之所以能够获得民营资本青睐,不得不说,也有着“蛟龙号”为深海科学铺路造势的因素。

  就像崔维成所感受到的,比“彩虹鱼”更值得探索的,是不拘一格的科研创新体系。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随着各类创新主体互促、民间草根与科技精英并肩、线上与线下互动,体制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是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原因,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彩虹鱼”游向梦想的大海。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