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惟创新者进 惟创新者强 惟创新者胜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2-17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共收入189段论述,许多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在地方调研工作时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宣告,“我们将把发展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等。这些重要论断,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务求实效。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一方面,必须依靠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有效破解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难题,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也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抓住和用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宝贵战略机遇期,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无论是形势还是大势,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最紧迫的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作为改革开放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广东较早感受到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也较早启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一年多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狠抓创新型企业培育和工业技改,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良好开局。16日召开的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就创新发展再次进行工作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落到实处,着力推动企业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扎实建设好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牢牢抓住人才这个根本,改革完善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除了创新,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