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历史使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委中心组
//www.workercn.cn2016-05-31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眼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刻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集中回答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鲜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任务,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完整统一。扎根于中国具体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历史证明,只有自觉接受中国实践基础上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坚持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立场和正确的方向,才能对中国发展产生指向、引领和服务功能,才能指导解决好中国自己的问题。

  理论只有回应现实、服务人民、指导实践,才会展现强大的生命力。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研究、解决中国发展、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紧紧围绕中国化这个核心,牢牢把握时代化这个关键,不断夯实大众化这个基础,认真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研究立场,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立足中国的伟大实践,回应中国的时代呼声,积极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不断开创建设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新局面。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从来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先导或者标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伟大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伟大时代。关键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准确把握、科学回答伟大时代和伟大实践提出的问题,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用中国自信、中国理论、中国表达、中国智慧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是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继承性与民族性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赖以成为“中国特色”的特质属性,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遵循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用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原创性与时代性是检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否具有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重要标准,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科学把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特点,准确把握着力点和着重点,大力倡导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新情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概括新实践。系统性和专业性则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重要要求,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须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胸襟与理论品质,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党校力量

  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肩负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在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党的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党校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贡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校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推动党校事业发展的重要遵循。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党校姓党是党校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党的旗帜鲜明地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反对和批判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行。

  党校理论工作者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不移地研究宣传阐述党的思想理论,坚定不移地深化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要充分发挥党校特点和优势,更加鲜明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及时发出中国声音,更加响亮提出中国主张,积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努力奉献党校力量、发挥党校作用、作出党校贡献,自觉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推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