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志愿与志向的距离别太远
李妍
//www.workercn.cn2016-07-01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学生只有以独立精神与自主意识,把志愿作为一生的志向来确定,才可能感受到热情的召唤与专业的乐趣,从而走出辉煌职业人生。

  最近,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发表文章《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表达了对中国教育的担忧。他谈到,近年来,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一些美国名牌大学金融专业,开始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中国博士生。其中原因,不是中国学生不优秀,而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精神与自主意识,选专业时不是凭兴趣爱好,而是多听从父母之命,什么专业吃香、赚钱就选什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是把专业当成就业的敲门砖,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缺乏热情、只是应付,这导致他们在求学时容易半途而废,在未来职业发展上也难有大的建树。

  陈志武谈到的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热火朝天的高考志愿填报。高考放榜几家欢乐几家愁,填报志愿更是让许多学子和家长愁肠百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决定个体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关键节点上,有多少学生能够不盲从父母之命,不随波逐流,做到自己的未来自己做主?又有多少学生对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呢?

  前两年,有媒体就报道,辽宁省文科高考状元刘丁宁原本一心想读北大中文系,后经不住父母、老师的劝说读了香港大学,最终却因不能适应而弃读港大,回炉复读。前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吴呈杰本来对北大新闻专业感兴趣,但听到记者不建议他报考新闻专业,就改变主意决定学金融,谁想到金融从业者也在网上劝他不要学金融,一时间搞得状元无所适从。

  高考状元尚且对未来不能自主,在专业选择上举棋不定,更不要说普通学子了。有研究机构的调查就显示,1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高考志愿都是父母包办的,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在毕业后,仅有16%的人觉得所学专业符合当初预期,56%的人觉得专业并不符合预期,如果可以重来,一定会重新选择专业。

  尽管如今,各种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在市场上风生水起、备受追捧,但问题在于,我们的学生即便受到这些咨询机构的帮助,被大学顺利地录取,甚至在未来能找个好就业、能赚钱的工作,这是否就意味着,这些学生就找到了遵从内心、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正如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所预示的那样:要体现父母之命、代表现实与物质的六便士,还是听从内心召唤去触碰激情与梦想的月光,对当前的中国学生是一个两难选择。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说,选择六便士当然无可厚非,但一味顺从父母之意或随大流选择专业的结果,往往就是今后在学业攻读、职业发展上缺乏激情与动力。如今,不少学生到了大学后发现人生没了目标,在大学里不是成天宅着打游戏就是想办法逃课。不得不说,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唯父母之命、以利益为先选择大学专业的结果。

  志愿与志向的距离别太远。一个人志愿与志向的距离有多远,他就离自己想要的未来有多远。对于职业选择与专业精神,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曾发表著名演讲《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称学术研究者只有把学术作为矢志不渝从事的事业去做,才可能结出丰硕成果。同样,一个学生只有以独立精神与自主意识,把志愿作为一生的志向来确定,才可能感受到热情的召唤与专业的乐趣,从而走出辉煌职业人生。一个社会也只有拥有无数怀抱“志业”之志、在专业上不断精进的人才,才可能拥有蓬勃向上的创新力,在未来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