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www.workercn.cn2016-07-06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他参与了特洛伊战争,被称为“希腊第一勇士”。据说,在阿喀琉斯出生时有人预言,他最后会被特洛伊人的箭射死。为了把宝贝儿子炼成“金钟罩”,他母亲倒提一只脚把他浸入冥河,使他周身刀箭不入,唯有被手提着的脚后跟没有浸到河水,成为他唯一致命之处。后来,阿喀琉斯在一场战斗中被敌人一箭射中脚踝而死。这就是“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因此,“阿喀琉斯之踵”被用来形容强大事物的致命死穴或软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总书记用这样的比喻告诉我们,创新对于中国发展是多么明显的“短板”,创新对于中国来说,又是多么重要!

  “阿喀琉斯之踵”不可怕,关键是知道哪里是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

  从国际经验看,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但创新这个主轴一直在支撑着经济发展,引导着社会走向。一些欧美国家抓住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跃升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相形之下,历史上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关键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创新不足以至科技落后上。

  当前,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依然大而不强,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而且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越用越少,再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环境资源难以承受的。对今天的中国来讲,应该说创新是形势所迫,也是必然选择。

  可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2015中国大企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 94家上榜2015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尽管有74家申报了研发投入,研发强度为1.24%,但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3%至5%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足也是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虽然,早在2013年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就分别达到23.14万篇和16.35万篇,位列世界第二和第一,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真正实现产业化则不足5%.可以说,我们很多科技成果只是或只能停留在学术论文阶段,缺少实际应用价值。

  还有,为什么我们劳而不富,总量世界第二,人均收入却只处于世界的中等水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我们更多的只是以劳动力价格优势参与分工。众所周知的芭比娃娃,我国企业制造芭比娃娃的价值是1美金,最后在美国的沃尔玛卖出去的价格是9.99美金。而事实上,我国厂家生产一只芭比娃娃只能赚取0.35美金的加工费。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富起来,就必须改变这种在产业链中的不利地位,而要改变这一地位,就需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当然,我们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从历史经验看,虽然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但却是抢占战略性新兴市场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而且我们中华民族素来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有数据显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比那时的欧洲厉害得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如今,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在传统国际发展的赛场上,规则别人都制定好了,我们可以加入,但必须按照已经设定的规则来赛,没有更多的主动权。积极创新,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阿喀琉斯之踵”不是无药可救,关键是如何使“阿喀琉斯之踵”成长为自己的铠甲

  过去我们因创新不强而屡遭侵犯,经过长期努力,现在我国创新能力世界排名大幅上升,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5.1%,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俗话说,“那些曾经受伤的地方会变得更加强壮”,所以,今后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增强创新能力,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要抓好顶层设计。首先,顶层设计要有世界眼光。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所以,我们要看清、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从发展思路、总体规划、制度保障、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明确创新的战略蓝图,集中力量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项目,使其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力量。

  其次,顶层设计要以“非对称”赶超为突破口。当然,我国现阶段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短期内不能也无法在所有领域齐头并进、全面开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前国家实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我国又有世界最大的科技人才资源和世界数一数二的市场资源,这些都是实现“非对称”赶超的有利条件。所以要更多的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要研究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保持战略清醒,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亦步亦趋。

  增强创新能力,不能“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要鼓励自主创新。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如果现在仍采用这种思路,不仅差距会越拉越大,还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别人的基础上借鉴发展,固然是一种发展的方式,但回过头去看,造青的原料蓝的配方是人家的专利,只要你用就得受人制约。再加上随着现在我国日益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会有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理,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鼓励自主创新,增强创新自信是前提。创新,必然会改掉甚至否定一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特别是在对新事物取得广泛的共识之前,创新者很可能要经历“曲高和寡”或“孤立无援”的时期。因此,必须要增强创新自信。如果自己的创新成果自己都不相信和使用,将其束之高阁,又怎能指望别人去相信和使用呢?所以要建立健全优先使用自主创新成果的机制,实行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促进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标准的成果优先为我所用。比如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只有经过市场的磨砺才能成熟起来,面对世界上一些大品牌、大企业的成熟产品,如果政府都不能青睐本国企业诞生的实力新作,那我们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则很难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如何将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是由于个别企业只注重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更主要是自主创新没有给他们带来与之相匹配的效益,致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发展的意识淡薄,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而要使创新主体的企业能够具有持续创新的动力,除了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之外,关键还要建立起一套符合世界主流、符合企业全球化发展需求、保障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比如,针对故意侵权行为,适当提高专利侵权赔偿额,实施惩罚性赔偿。根据公开报道:2008—2012年,我国法院的专利侵权判决案件中,97.25%采用的是法定赔偿方式,平均每件专利侵权的赔偿额只有8万人民币,而美国的每件侵权赔偿大概在450—500万美金。适当提高判决“基数”,才能使得知识产权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鼓励自主创新,市场需求是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可以说,创新最终成功与否,都要经受市场的考验,通过市场来体现创新的价值。没有市场需求,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再新的技术也无用武之地。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又不能很好地对接实际应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成果选择、技术路线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要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研究院所的合作,使二者面对市场有共同项目的研究开发,有长期稳定的人才间交流和任职,最后有共同利益的分享,才能形成“科研—企业—市场”三足鼎立的稳定体系,才能快速开发出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又迫切需要的产品,以产品造福于社会,而又保持企业生命之树长青。

  当然,自主创新不是“自己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增强创新能力,不能“临时抱佛脚”,要善于发现、培育、凝聚人才

  创新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要把人才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要增强创新能力,就要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我们应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强对“外来人才”这个“女婿”的引进和利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偏见,重视本土人才这个“儿子”的培育和利用;对于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的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当年拿破仑就格外重视科学家,在遭到敌人猛烈攻击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科学家,因为他明白科技就是战斗力。此外,企业家是也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世界上一些很著名的企业家并不是发明家,但他们是创新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克服“阿喀琉斯之踵”,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力学笃行。也许有人会说,创新是国家的事,是科学家的活,离我们生活太远。其实,创新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创新的意识,有没有把创新落到实处。时下大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就抛弃了惯用的“癌症、车祸、治不好”的三大套路,讲述一个将痞气与英气完美融合的特战部队海外派兵组组长柳时镇,和高颜值的外科医生姜暮烟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导演李应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部剧之所以这么火,除了剧情上的创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编剧上的创新,两位编剧一男一女,女编剧负责女人感情戏,男编剧负责男人戏和社会话题。两位不同风格编剧的通力合作,将“爱情”和“军营”两大元素在细节上做到极致而细腻的体现。就连中国军网上,也有评论写到:“《太阳的后裔》,这样的题材,我们也有资格拍;这样的电视剧,我们也完全应该有;这样的故事外壳,也应该是强军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遗憾的是,近十年来的电视荧屏上,似乎很难有一部中国军旅剧可以像《太阳的后裔》这般瞬间引领收视狂潮。当然,他们有“太阳的后裔” ,我们还是“炎黄的子孙”。关键是观看之余,是不是也该想想,我们的电视剧,该如何创新,才能像《太阳的后裔》一样,让观众看到优秀影视演员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文化的力量呢?

  可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种意识,同时,创新也是一个使命。回望历史,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另辟蹊径开辟中国道路;瞻望未来,离开创新,就难有中国道路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把创新放在心里,落在行动,为克服“阿喀琉斯之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书写“中国梦”的绚丽华章贡献创新的智慧和力量!(执笔人:岳淑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