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规律的深刻把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杜飞进
//www.workercn.cn2016-07-13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视野宽广,从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中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规律,在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结合中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在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宽广历史视野中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然运动有规律可循,人类社会发展同样必须遵循规律,表现为由无数个偶然事件构成的必然趋势。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隐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当中。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了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历史,从中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指引。

  第一,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及其紧密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是人类社会重大跃进、人类文明重大发展的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及其紧密的内在联系。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现象及其规律,二者在本质上都是科学。自然科学通过理论进步和技术发明来掌握和支配自然力,代表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则提供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等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引,为社会正常运行提供理论和社会思想支撑。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交融互促、互为支撑。从现代科学理论发展趋势看,其呈现出学科分化细化和学科交叉融合相并行的趋势,越是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越是水乳交融。从实践中看,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结合和社会交往、通过劳动的有序组织和管理、通过市场的转化和交换来实现,而这些领域必须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二者同等重要。当然,由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方向指引、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社会制度模式变迁、社会行为规范、社会心理疏导等方面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以至于“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第二,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阐明了世界观、方法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受世界观影响而形成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也就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世界观与方法论联系在一起,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发展面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者眼中,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真理、注重实践,能够深刻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向着正确的社会进步方向、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积极“改变世界”。而非马克思主义者秉持的是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么要求人们在行动中遵从某种宗教教义或神灵启示;要么认为人们可以不顾客观现实按照自我的感觉经验、愿望、主观意志等行事,主张是精英人物而不是人民创造历史;要么孤立地、静止地、呆板地考察事物,得出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看法。坚持不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社会科学,显然难以找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正确规律,难以正确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不可能坚持理论研究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立场。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学说粉墨登场,却都没能够有效缓和社会矛盾、修补制度弊端,经济金融危机依然反复发生,便充分说明了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无论一个理论看起来多么完备,在现实面前都会苍白无力。

  第三,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找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正确路径。习近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发展规律。哲学社会科学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思想意识范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这种连续性和继承性不仅表现为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过程,也表现为前一种社会形态能够积累出后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所必要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因此,扎根于社会土壤中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必然表现出其连续性和继承性。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扬弃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理论、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从而不断丰富人类知识宝库的。既然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那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必然要采用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这一有效路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融通并不是简单地拿来。一方面,不存在可以简单移植、套用到任何地域任何历史文化中的通用理论,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必须在有分析有鉴别的批判基础上借鉴,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吸收。另一方面,没有民族的特点和民族的独特贡献,就难以立足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之林,因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强调民族性,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四,深刻揭示了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找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生长点。习近平同志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规律和理论的生长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隐藏在自然界和社会运行之中,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发掘。这一探索和发掘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正是通过不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才具有了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一种理论学说也才能具有跨越时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发展自身的过程。在社会发展中,矛盾普遍存在,矛盾背后是规律在发生作用;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发现规律的突破口。因而,理论创新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价值所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生长点。当然,受到时代条件和研究者视野的局限,各种理论对规律探索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各种理论的比较、竞争中,在人类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中,一些理论随着时代发展而被抛弃,一些理论被新的理论所替代。只有那些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才因其能够不断解决理论自身内部的问题、始终正确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高度,揭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规律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主题。习近平同志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高度,以一系列逻辑严密、精准深邃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规律,在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统一中明确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为新时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一,提出“两个不可替代”和“两个更加”,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如何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前景。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两个不可替代”和“两个更加”,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时代发展进步的维度、哲学社会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的广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进一步明确了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当下我国正在经历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而只能独立自主地探索前进的道路。在这一充满挑战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解决好国内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又要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潮与主义的挑战和竞争;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又要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大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伟大思想和伟大创造。“两个不可替代”和“两个更加”,必将极大地激发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以科学研究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从而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获得更大的动力和活力。

  第二,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明确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什么?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逐渐丰富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经过实践检验、为人民所公认的正确选择,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和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明确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保证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研究并解决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第三,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明确回答了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哪里、优势何在、如何构建、怎样发展,是关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同志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三个方面作出了深入回答。关于继承性、民族性的深刻论述,要求我们既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又要彰显文化自信,强调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关于原创性、时代性的深刻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之所在,明确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经验。关于系统性、专业性的深刻论述,全面描绘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揭示了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加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科学路径。可见,习近平同志关于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深刻论述,明确回答了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向了新的高度。

  第四,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明确了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最本质特征。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需要党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才能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使用,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才能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让理论观点在自由、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中各展所长、互促互进、不断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从指导思想、体制机制、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学术氛围等各方面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

  在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总体要求,是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指引。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至少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正确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来说,正确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需要区别对待三方面资源。首先,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及其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应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既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也使之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伦理、道德观念,这些都可以作为今天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宝贵资源。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又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不断激活其生命力。第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优秀成果,都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都应该加以吸收借鉴。但我们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必须有分析、有鉴别,不可生搬硬套;必须坚持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只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形成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有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第二,在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能与时俱进地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沃土中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也必然要把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使命,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在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一是紧紧抓住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二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展前瞻性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引作用。三是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独创性研究,为推动世界发展提供中国理论、中国学术、中国智慧。在对时代和实践问题的回应中,不断提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无可替代的新优势、新能量。

  第三,在正确把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各国中均位居前列。但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要求相比,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需要相比,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着发展不够、水平不高的问题,其自身还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比如,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比如,我国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等。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个别研究领域、部分研究人员的问题,但实际上反映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滞后,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学科体系居于主导地位。学科体系决定着学术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以学科的方式发展,学术体系依附于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影响着话语体系,学科体系不完善,就难以为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概念、范畴、表述的支撑,就会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因此,提高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总体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科体系的建设水平,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等,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通过完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搭建富有活力的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构建富有感染力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