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广聚英才须先炼就识才慧眼
张鹏飞
//www.workercn.cn2016-07-1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

  炼就“识才的慧眼”做伯乐,是人才兴业的第一步。所谓“识才的慧眼”,就是见微知著,是璞中识玉的能力,与事后奖励锦上添花有着本质的区别。

  欲炼识才慧眼,先要提升自身能力。俗话说打铁先须自身硬,只有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洞察表象的能力,才能够在人才未成之为人才的时候发现其巨大的潜能,孔子之所以能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就是因为自己具备了万世师表的能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识才者有大格局,才能发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真人才。就自身而言,要有扎实的哲学储备,在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现和引导适应时代潮流的优秀人才;要有真挚的家国情怀,与爱国敬业的人才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要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真正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才群体的真实需求。

  修炼识才慧眼,还须知人才特质。出众之才总有一些区别于常人的性格和特质。人才特质常显痴迷,痴而专一,迷而至深,不为俗名浮利所动,业精于勤不荒于嬉,才可在自己领域独树一帜,成就非常之功,王阳明“格竹”成疾,却终成一代宗师主,就是很好的范例。人才特质多有特立独行,偶有傲气常怀傲骨,不为权威惯例所拘束,或异论,或创新,以其独到见解另辟蹊径,终而自成一家。抓住人才特质,承认人才成长独特规律,才可避免求全责备,让人才个体得到认可、尊重和保护,从而为国家民族的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