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迟成勇
//www.workercn.cn2016-07-21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义理精深和特色鲜明的教育哲学思想。王阳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继承与弘扬儒家孔孟先哲的教育哲学思想;另一方面以心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和发展儒家教育哲学思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心,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根本宗旨。其中,王阳明提出的“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之事”、“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知行合一”、“六经之学”、“致良知”等新论断,都是具有经典性的教育哲学思想。

  实施德育为先

  学做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所谓“学做人”,就是通过学习古代圣贤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儒家之学乃“为己之学”和“成己之学”,王阳明也说:“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即是说,人应当知学。求学讲论无非是涵养德行。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可见,“德”是“学”之第一要义。

  针对当时科举教育的弊端,王阳明认为,要达到“学至圣人”的教育目标,就要恢复中国三代以来的“明人伦”的教育传统。他说:“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同时,王阳明还说:“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明伦之外无学矣”。所谓“明伦”,就是要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已,其终极指向是“为善去恶”,也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做到“为善去恶”,才能达到“学至圣人”的境界。进而,王阳明批评理学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当做两件事来做,认为德育与智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故王阳明说:“道问学即以尊德性。”总之,王阳明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应以德育为先,强调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使其受教育者都能够学会做人即“学至圣人”。

  促进全面发展

  “教”,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语境中,内含“教学”与“教育”的双重意蕴,而且教学与教育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实践过程。中国古代教育追求从“人”到“圣人”的飞跃,并没有采取宗教信仰的形式,而是选择了以“学”为路径的理性方法。从教的方面来看,“传道”是第一位的;从“学”方面来看,“学道”则是第一位的。简而言之,“道”是中国古代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审视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学道”即是学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道。

  王阳明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即在教育教学内容上,王阳明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他在《教约》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同时还说:“琴瑟简编,学者不可无”,“学射,则必张弓狭矢,引满中的”。其中,“先考德”,指的是德育,“背书诵书”、“诵书讲书”,指的是智育,“张弓狭矢”,指的是体育,“琴瑟”、“歌诗”、“习礼”等,指的是美育。王阳明还说:“讽之读书,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麤顽。日使之渐于礼仪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即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智力开发与修身养性、明确志向、调理性情、审美情趣及消除不良习惯等,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且是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达到一种中和的审美意境,进而达到以涵养品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加强人文教育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人文教育即表现为经学教育。王阳明提出“六经之学”,旨在加强人文教育,以纠正社会的不良风气,进而塑造理想人格。注重人文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没有科学文化或科学知识,人类就会变得愚昧无知;没有人文文化或人文知识,人类就会变得无耻下流。故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王阳明提出的“六经之学”,给我们的启发就在于学校教育要注重加强中华人文经典教育,使得教育回归本真即“人之为人的教育”。中华人文经典,如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道家经典《老子》《庄子》等,它们都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负载着中华文化的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精神和人生价值诉求。加强人文教育,是当代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从中小学校倡导的经典阅读,到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人格,以克服唯科学主义和过分专业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弊端。

  注重实践教学

  王阳明认为,道德规范或道德准则,并不是存在于外部事物,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中。如我们对父母的“孝”,对朋友的“信”,但是“孝”不在父母身上,“信”不在朋友身上,道德不是外在的东西,是我们内在的要求,同时更为重要的要体现在行动中,即把“孝”、“信”之善德要付诸行动。故王阳明说:“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身孝道,然后谓之学。……学射则必张弓狭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故“学”贵在“行”。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知一定是付诸实践、表现于实践的,而行一定是包含着知,包含着认识、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即要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实践证明,只有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素质”及“化理论为能力”的教育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因此,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有实际效果。

  加强精神教育

  良知的观念源出于《孟子》,是指人的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思想,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可见,王阳明把良知看作是主体本有的内在规定性。同时王阳明还认为,良知就是是非之心。王阳明不仅强调良知的内在规定性,也强调良知的普遍性,认为良知对于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致良知”,是本体与功夫、扩充良知与践行良知的有机统一。从心理学来看,“致良知”蕴含着人文精神旨趣和道德实践精神,对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作者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