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建设具有空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纪事
陈卓 章文
//www.workercn.cn2017-10-1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空军工程大学校徽
①学员重温入党誓词
②学员阅兵式
③学员开展运动竞赛
④校园一角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空军工程大学的足迹】

   古城西安,浐灞之滨。一所军味浓郁、大气庄严的高等学府——空军工程大学坐落于此。她是全军六所工程大学之一,是空军专业技术最高学府,空军约70%的军官从这里走向空天战场,被誉为空军地面军官的“摇篮”。

   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工程大学紧扣强军目标办学育人,为建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涌现出一大批空军发展建设的教学名师和科技专家——中科院院士李应红、一等功臣黄长强、全国优秀教师屈绍波等。

  大力培养坚定的“举旗人”

  今年年初,空军工程大学学员邓姜天坛一个人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以徒步加坐车的方式重走长征路。他重走长征路写下的每一篇日记,成为广大学员铸牢军魂的“活教材”。

  近年来,空军工程大学始终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持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学员头脑,大力培养坚定的“举旗人”。广大学员忠诚于党、践行宗旨、献身使命的思想根基日益牢固,毕业学员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优秀率超过90%,被表彰为全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先进院校。

  学校开发“红信连心”手机短信平台,随时发送习主席最新重要论述电子教材。在学员营中推行“政工导师制”,深入到学员中间,讲解辅导、答疑释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立革命传统、高新产业、新装备实习等2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经常性开展延安教学实践、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等革命旧址活动,定期组织走访驻地老红军、老八路,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学员自发开展“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赶、帮、超学习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献身强军实践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把朴素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提高打赢本领、锤炼过硬作风的强大动力。学员许河秀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事迹被选入《科学梦,中国梦》一书。

  近年来,空军工程大学毕业学员主动要求到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部队任职,100%服从组织分配,100%志愿到艰苦地区任职,100%按期到分配单位报到。

  争当空军转型建设“推进器”

  前不久,空军工程大学收到一封来自南部战区空军的表扬信。信中,表扬并感谢学校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潘勃、贾旭杰等10名教员在中外联训中,使用其自主研制的某任务监控和效果评估系统,解决了多项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

  适应新体制、新使命、新任务,空军工程大学的“战位”究竟在哪里?大学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院校必须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始终盯着空军转型建设的瓶颈问题“做文章”。他们分赴空军机关、军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一线部队进行调研,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创建一流大学宏伟蓝图。这些年,无人机作战、防空反导等学校重大军事科研成果进入军委和空军机关决策,一批关键技术在一线部队初露锋芒。学校官兵争当空军转型建设的“推进器”,将大学“人才力”实实在在转化为空军“战斗力”。

  以“开放、争鸣、卓越”为主题,空军工程大学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论坛,从全校知名教授中遴选专家组成教材编写组,瞄准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编写科技读物。

  针对干部教员专业和岗位知识学习需求,学校自主开发校内公开课49部、网络课程112部,电教教材评比获奖数量连续六届位居全军院校第一。

  学校突出军事“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教学研究,与先进装备无缝对接、同频共振,为部队开设防空反导、飞行任务规划等培训班60余期,研发“航空装备一体化信息保障系统”等百余种装备模拟训练软件。

  学校教学科研坚持“两个跟进”:跟进部队装备发展、跟进部队训练改革。服务部队坚持“两个随时”:随时派出技术力量,随时提供技术支援。专家教授上千余次参加朱日和阅兵、“红剑-15”、中巴和中泰联训等各类重大演习演练,在提升部队战斗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激活人才兴校“一池春水”

  校有重器,唯才为大。

  从十六大代表到十九大代表,从“放牛娃”到空军首位科学院院士,李应红教授是土生土长的“空工大”人。近年来,他带领的高端人才团队异军突起——涌现出全国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得者谢寿生,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何卫锋,中国科协“求是奖”和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获得者汪诚,空军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吴云等。

  让想干事的青年人有舞台。青年教员王甲富参加工作不久,学校就积极为他申请“超材料耦合表面等离激元诱导的电磁波透明研究”课题,使初出茅庐的他开始在国家科技舞台上崭露头角。学校全面实施科技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青年英才、教研新星、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五项工程”,构建有利于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机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员罗迎、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学员许河秀被破格留校,激活人才兴校“一池春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鼓励优秀教员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做访问学者、开展科技合作。与中航工业、航天科工和中电科技三大集团所属的多家科研生产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紧密协作中开阔教员的学术视野。与清华、北航联合培养博士。

  针对基础研究容易“坐冷板凳”“出成果难”的问题,学校专门成立基础研究团队,在职称评定、调职调级等方面予以倾斜。近年来,遴选10个重大前沿科技领域,投资8000余万元打造“学科高地”。

  强军兴军的蓝图宏伟壮丽,强校兴校的使命光荣艰巨。新组建的空军工程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将始终把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根本遵循,努力建设具有空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部队培养和输送大批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图片均由空军工程大学提供)

   (本报通讯员 陈卓 本报记者 章文)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