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让安全感更加充实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代表们的热议,其中的“安全感”一词更是成为讨论中的焦点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全感内涵更为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对此,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有着深切感受——
在“80后”种粮大户雷应国代表看来,安全感是丰收的喜悦和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底气。作为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雷应国代表几年前带着乡亲们建起了高标准的粮食仓库,使用生物农药、定制专业气象查询服务等,过去“三年两不收”的村子里,如今粮食亩产高达700公斤,村民们切实感受到粮食安全的甜头。
“在我的心里,安全感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每一位老人发自内心的微笑。”李银江代表是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来北京开会,他依然牵挂着敬老院里的老人。扎根基层30年,特别是近五年来,李银江代表见证了老人们晚年生活保障的巨大变化——实施心理关爱,建设优美敬老院,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综采二区党支部书记、区长朱加贤代表是位老矿工,安全感在他眼中,是每一次下井前家人的安心,“安全生产重要性要时刻牢记,各种操作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也要大力推进。”
“保证每趟列车安全到达,是我们认为的安全感。”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组司机长刘钰峰代表说,这五年,他所在的机车组见证了铁路的发展。在他看来,安全出行的意义关系光荣的传承,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
代表们认为,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到治安安全、生产安全、出行安全、社会保障安全等,不同的视角看安全感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安全感的最大特点,是全社会同心协力构筑的踏实与安心,是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民生成果。
让安全感更有保障
代表们所说的安全感更加充实,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鲜活案例,折射出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清点五年来长长的民生清单,已是硕果累累: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具体来讲,安全感更有保障的背后,既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成果,也反映出国家实力和国家作为。
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光远代表以一组数据阐述了安全感的坚实保障:“从2012年到目前,江苏省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从87.4%提高到95.3%,公众安全感从92.81%提高到95.56%,公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从79%提高到89%。”安全感提升的背后,是江苏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创新升级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既破大案,也管小案;推动群防群治,铸牢人民群众共同防护安全防线……
“厉害了,我的国!”战火纷飞中撤侨,中国行动赢得世界点赞。也门撤侨行动中爆红网络的“牵手照”,以温暖的举动诠释了中国护照的“含金量”。
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代表认为,有了国家的安全和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有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他说,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这一点,对常到国外出差旅行的中国公民来说感触更深。祖国的繁荣稳定安宁是安全感的保障,中国公民在国外受到的领事保护前所未有,无论在哪里遇到困难,总能及时感受到祖国的关怀,得到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帮助。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外媒上,这样的评价比比皆是。一位名叫哈什尼的网友在美国社交网站上现身说法:“我在中国14年,常常深夜走路回家,在很多国家却不敢这么做。”
让安全感更可持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怎样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实现安全感的可持续?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党的大事,这样才能使安全感更可持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姜颖代表说,“民生领域的改革涉及面广、问题繁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不懈地推动,以改革收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代表将关注点放在了意识形态安全上。他认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是根本性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更高层次需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通过教育、传播等多种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辨别力,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
来自基层一线岗位的代表已经踌躇满志,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社区工作了近20年的付秀秀代表,是江西省高安市筠阳街道筠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她为提升群众安全感规划了实实在在的方案:把社区的“居家养老中心”办得更红火,帮助社区更多下岗工人再就业,推动文化惠民工程进社区……
信心是代表们谈及安全感的共同词汇。对祖国的繁荣昌盛充满信心,对未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满期待。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感”,在信心中汇聚,在期盼中再次启程。
(本报记者 杜尚泽 张 炜 杨 迅 贺 勇 季健明 郝迎灿 王伟健 刘洪超 孙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