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学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新知新觉)
汪明义
//www.workercn.cn2017-11-0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大学应自觉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社会实践与大学发展相互促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内国际的实践表明,大学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要紧紧围绕本国、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技术,大学就应侧重发展、建设这样的学科、培养这样的人才,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呼应、协同并进。一方面,大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特别是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大学也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断取得发展新成就,涌现出一大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高等院校,建成了规模庞大、结构比较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的高等教育系统。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大学应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力点,着力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服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农村。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城市,社会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有待脱贫。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必扶智。这就要求大学聚焦农村,自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努力为广大农村居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大学更好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合适的载体、有力的抓手。为此,四川师范大学和兄弟院校、地方政府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联合共建新农村建设学院,努力使之成为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新农村建设学院立足农村,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协同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瞄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精准发力,着力实施五大教育。一是对农民实施人文艺术教育,提升其自我发展的精神驱动力。消极的人生态度是贫穷的重要根源。从陶冶人文精神入手,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意愿,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必要举措。二是对乡村干部实施乡村治理综合能力教育,提升其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导力。现代乡村治理不只是对农民的常规管理和对农村秩序的常规维护,还包括民主决策、创造愿景、引领致富、开拓市场和进行自然、人文环境建设等诸多维度。新农村建设学院要从这些方面入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合格人才。三是对农村青年实施技术技能教育,提升其可持续致富能力。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农村青年进行针对性强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实施教育素质能力教育,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乡村中小学校是播撒知识种子的重要园地,也是农民的希望所在。新农村建设学院要大力培养乡村中小学校长,帮助他们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五是对农村居民广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农民关注身心健康、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经由这五种教育,为把乡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贡献力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为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