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文教

网格化管理推动治校新常态

钱旭红
2020-06-22 11:22: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学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和提升的基础支撑。如何多方协同聚力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培育和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这是迈向“一流高校”发展目标时必须要回应的两个核心命题。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对这两个命题的深化认识和破解变得更为急迫起来。

  在抗击疫情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基于“停课不停学”的国家部署,为提升“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一流成果产出、一流社会服务”的治理能力,持续推动教学科研问题的交流与解决,采用网格化管理理念,借助校内企业微信平台,创新建立了教学科研线上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线上模式”。

   网格管理,提升效率

  众所周知,所有的教学科研问题都并非独立的、单维的,譬如教学模式改革涉及到培养体系、师资力量、硬件环境等,而科研评价又必然关系到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因此协同工作和系统分析是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整体效率提升的前提条件。

  网格化管理,就是以交叉群和工作群为主要形式,交叉群以促进学科(专业)融合、构建网络学术共同体为导向,快速响应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中跨学科、跨院系协作问题,由学科责任教授、学术带头人任群主;工作群基于学校职能部门组织架构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及时采集汇总业务问题,作为日常业务的重要补充,由教学科研主管部门负责人任群主。每个网格群分为群主、管理员、成员和观察员四种角色,线上模式覆盖了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工作中的主要教职员工。

  每个网格单元中,学校32个机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作为支持、服务主体参与到交流讨论中,面对问题时,由教学科研主管单位牵头,多部门协同参与系统分析,提高问题回应和解决的整体效率。

  尽管是疫情期间的应对举措,但由于采用了轻量级的虚拟化跨学科和领域的交流组织与问题解决形式,融合了“网格+网络”的管理理念,服务和支持能够较快地直达管理对象,在聚焦问题的同时还巧妙规避了科层管理模式带来的交流壁垒,创新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范式,达到线上线下融合互补的目的。

  发现问题,责任细分

  “积极主动”是现代管理服务理念体现的一个基本表征,在教学科研线上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中可阐释为主动参与研讨、主动回应问题、主动对接需求三个层面。

  在网格群中,所有机关部门负责人和院系主要责任人均“潜伏”于线上网格之中,面对院系与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交流研讨分享思考和建议,积极主动从部门职能角度回应问题的解决策略,积极主动对接发展需求匹配提供资源和支持。

  以学科发展为例,在教学科研线上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中,通过设立“群主”和“管理员”的角色,将学校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成员、学科、学位、专业责任教授/点长、学部院系负责人和教学科研管理单位负责人推向了直面实践问题与交叉发展需求的前沿,强化其作为引导者、促进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强调通过组织与推动热点和难点问题讨论、分享与提供适切资源的方式,激活问题解决创新与学科实质性交叉融合的动力,而这种架构于互联网空间的柔性组织也为探索多元化实体格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即时交流,信息共享

  网格化管理的一大特点是动态化,即时性、移动化是基本要求。在信息化中,动态化管理的一大利器是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线上模式”的建立,旨在强化垂直沟通、横向协作和服务补位功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激发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活力,协同化、精细化、实时化的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开启。

  当教师们提出开展线上教学存在设备实施困难之时,教务处立即协调了两个校区的直播教室予以支持;当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模式研讨中发现小班化、研讨型教室不足之时,配置和改造问题同步得到了后勤保障部教室管理与建设办公室的及时回应;当法学院教授申报科技部重大专项,其中“司法心理学”部分需要心理学科的支持,通过网格群平台极速与心理学院教授跨学科牵手;统计学院责任教授在网格群中向多个学科分享统计学科大数据分析咨询平台及开展合作的情况……与此同时,各群群主和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结合时政需求,在群中组织针对疫情有关经济、政治、金融以及社会等领域的问题研讨,并实时分享疫情防控、社会发展风险、社会安全卫生等优质研究成果,发挥着提出核心议题、组织与引导讨论、启发跨学科思考的主导作用,在成员们提出与回应、主导与补充的互动交流中,原有机制、机构、队伍等实体管理模式下制约和界定的学科边界和范畴也变得模糊与灵活起来了。

  一流高校需要匹配一流的治理能力。教学科研管理“线上模式”在形式上采用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微信群”方式,通过植入融合的网格单元、主动对接、教授促动、融入常态、轻量迭代等高校教学科研的典型特征,形成了一种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新范式,既可以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需求,也倒逼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上线”,并孕育着跨领域问题解决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机遇。

  当然,制度运行之后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们习惯在公共空间中潜水观望而不愿意提出问题和困难、线性交流环境中多问题并行讨论的线索不够清晰、线上模式与线下管理服务制度接口不够明确、学科交叉议题浅尝辄止深入困难等等。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新亮相的管理服务制度不够完善的原因,但也不可忽视大家长期以来形成的点对点沟通的惯性。在日趋复杂、紧密关联以及快速变化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挑战面前,如何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智能化手段来提升管理服务专业内涵和整体效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实践者和管理者一起去思考、去尝试、去行动,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因势利导、持续研究、凸显特色,共同带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新思路、新智慧、新风貌。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