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重视提升人的格局
我们再来看儒家的这个“儒”字。可能有人望文生义说,儒者人之需也,这样解释似乎也没错,但儒的本意并非如此,甲骨文中的儒字最早就是一个需要的需,本意是什么呢?这个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徐中舒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这就是徐先生的研究结论。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这起初是一种职业。
但到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情况不一样了,之前的儒和儒家,二者区别在于,虽然都是沐浴濡身,但是在孔子这个时候不但要洗净身体,也要洗净心灵。儒家,以先王之道濡其身,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先圣之道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跟他的学生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只是把儒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君子儒应该致力于素养的提升,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孔子常常谈到君子和小人这对概念,其实这个君子就是为政者,君的本意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指那些地位高的人。后来用以指人格的高尚,所以古代儒家培养的君子实际是有德有位的社会管理者。在儒家观念中,与君子相对的就是小人,小人本指地位低微的人,后来当然也用做自己的谦称,就是指我是普通的民众。所以小人是指普通的民众,现在我们讲小人是从道德意义上指人格的卑下。但是早期典籍中,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往往是社会地位的高低。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影响大家,他怎么做老百姓就怎么做。所以政者正也,为政者正,则天下不能不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的“正”是很关键的,儒家就是培养这样的人。
到此我们似乎可以对儒学下一个定义了,其实这个定义也不是我们今天才下的。《淮南子》就说:“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儒学是怎么产生的呢?孔子修成、康之道,成就是周成王,康是周康王。西周初年,周公辅助周文王、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又辅助周成王巩固了天下。成王七年周公还政成王,他就不再辅助成王了。周成王以后是周康王,《史记》里面就记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所以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由此孔子创立的儒学的特征就显现出来了,它追求的就是天下安宁和谐,人心和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其重言,于道最为高。”儒学追求的道,就是人的信仰、人的追求。儒家追求的就是人能遵道而行。
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价值观念。谈到道,我们想到的是道德,作为一个词可以连用。分开来讲,道其实就是价值体系,就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德,就是我怎么做,就是我的行为方式。所以简单来说,道就是怎么想,德就是怎么做。我要做什么样的人,便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所以孔子就说:“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
孔子说过,“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这段话,前面说的是驾车,后面说的是治国。驾车的话,马虽然很好但不按照驾车之道来驾,马车也走不多远。治国的道理也一样,即使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但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孙子兵法》里也说,决定胜负有五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道。什么叫道?道,上下同欲,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共同的信仰,才有力量,才能强大,进而伟大。
儒家追求的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句话大家都比较熟悉,这是孔子的一种社会理想,最早是在《礼记·礼运篇》说的,在《孔子家语》里面也有,这两篇有个别的内容不一致,我个人认为《孔子家语》里面的礼运篇更加准确一些。天下为公这个“公”,怎么理解?《说文解字》引韩非子的话来解释说“背私为公”,一个人不自私就是公,这就是公共意识、公德意识。一个人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这个人才是优秀的人,如果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天下的人都这样,天下为公,那便一定是大道之行,这就是儒家的追求。所以“天下为公”实际上说的是,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这种公共意识。荀子讲,人与牛马动物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而彼不能群”。牛比我们劲大,马比我们跑得快,但牛马得听我们的,就是因为“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人既然组成了社会,该不该去讲社会性?如果我们自觉认识到做人的这种特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追求成为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追求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本文演讲资料及图片,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