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日益频繁,国际交流在科技、金融、环保、工业等领域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全球化背景下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不仅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多元文化人,这样才能满足国家、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都存在缺憾,尚未形成科学体系,在教学大纲、教材与教法、评估与评价等相应环节上缺乏培养标准和具体指导。在学校层面,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但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力度不强,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语境和实践机会匮乏,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师层面,教师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忽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虽然有些教师具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但其意识发展与教学实践没有达到同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学生层面,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深度和广度不够,非语言交际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缺乏跨文化体验和交际实践的机会,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严重脱节,造成纸上谈兵的不良局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必须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特别是构建“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新模式:这是一种适用于高校外语教学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方式。所谓“渗透式”模式,就是不遗余力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渗透、贯穿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制定科学、系统、完善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在教学大纲、教材与教法、评估与评价等方面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标准、给予具体鲜明的指导。同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跨文化人,最终实现我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主性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那么,究竟如何构建高校外语“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新模式呢?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制定教学大纲时,确立“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原则。“渗透式”模式应该以“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发展和提升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态度、能力、素养等,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有效、得体地进行交际,最终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多元文化人”为培养目标。
第二,在外语教学中,确立“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据课程的具体性质和学生的需求、喜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即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构建跨文化交际平台、设置立体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高校外语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向学生不断输入文化信息、构建跨文化语境、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文化体验。
第三,建立起“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建立在目标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国际化基础上,围绕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专业课程;对于非英语/外语专业,既要开设大学英语/公共外语常规课程,又要开设跨文化交际的选修课程,课程之间应该相互融合,密切相关,丰富国际化课程模块。
第四,在“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下,应该注意教材的选用和重视外语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外语教材在编写、选择和使用上应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各高校在选择跨文化交际相关教材时,应考虑其实际状况和自身特点,选用适合本校学生外语水平的、难易度适中的教材,同时注重教材的文化内容的真实性,建设科学化、立体化、系统化教材库。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师资结构的调整也应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匹配。定期开展外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和意识,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观念和跨文化外语教学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五,在“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下,评价和评估环节应做到全面性和多样性。也就是说,不仅要评价和评估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掌握,还要评价和评估学生的文化知识、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特别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需要给予全面、详尽的评价,同时注重学生潜在和相关能力,全方位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
最后,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构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将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实践、研究即教学研三者合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只有充分重视外语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才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才能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