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德国社民党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欧洲政党中,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古老的政党之一,它见证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全部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从建党之初的反抗资产阶级统治和独裁、反对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到二战期间的反对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一直到今天的反对新自由主义,该党始终致力于争取更多的和平与自由、更多的公正与民主。中央编译局张文红研究员的《永不停息的改革者——德国社民党的历史成就与现实挑战》一文,对德国社民党150多年的历史发展经历作了系统的阐述,在回顾德国社民党辉煌历史成就的同时,也关注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挑战。该文认为,德国社民党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利益集团政党,而是能够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应对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该党不断调整自己的依靠力量,完成了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道路的转变,目前面临着自身定位和身份认同危机、方向危机、党员老龄化及领袖危机等多重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决定着德国社民党的未来发展方向。
统一俄罗斯党“三大平台”扮演多角色
俄罗斯第一大党“统一俄罗斯党”是由“团结党”、“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等组织合并而成,党内一直存在不同思想倾向。从2012年起,党内形成了“社会平台”、“爱国主义平台”、“自由主义平台”三个政治平台,代表了左、中、右三种不同倾向。它们在遵守党的纲领和章程、拥护普京路线的前提下,在党内扮演了展开讨论的平台、联系不同社会群体的桥梁、立法倡议的推动者、选举活动的参加者等角色,通过辩论进行沟通,从而找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办法,在党的决策过程和政治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党搭建这些平台,还在于加强党内各派力量之间的团结,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力。中央编译局李兴耕研究员的《统一俄罗斯党内建立代表不同政治诉求的平台——剖解三个政治平台的演变过程、政策主张和具体职能》一文,对这些平台的演变过程、政策主张和具体职能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欧洲激进左翼力量表现出力量分散和运动起伏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后,欧洲激进左翼力量有所恢复,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活跃,但由于其本身构成复杂、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不等,表现出力量分散和运动起伏的特点。中央编译局林德山研究员的《欧洲激进左翼政党行动和诉求的多样性——对其基本力量构成、意识形态分布、社会支持结构的分析》一文,着重从政治意识形态分布、社会支持结构以及影响其发展的重要问题等角度,分析了欧洲激进左翼政治上不确定性的深层原因。该文指出,欧洲激进左翼力量意识形态的构成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包括了共产主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新激进主义思潮;一些激进左翼政党的社会支持结构也在经历从传统产业工人到新激进主义力量的转变;激进左翼力量之间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党内纷争、对左翼联合的态度不一以及在欧盟问题上的立场分歧,限制了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政治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其发展的不确定性。
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情况不稳定
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情况也不稳定,各党之间已经出现了公开的裂痕,这从去年底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第15届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没有发表《共同声明》可以推测。华中师范大学聂运麟和余维海的《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内部出现重大分歧——第15届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共同声明〉胎死腹中》一文,对这次会议作了报道。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有关资本主义的理论与策略、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策略、有关各国共产党之间以及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策略。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各国共产党、工人党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该文认为,只要坚持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多边交流平台的性质,坚持党际关系的4项基本原则,就能够保证国际会议长期、健康地发展,推动新型党际关系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维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团结与合作的大局。
欧洲绿党逐渐演进成为现行政治体制中颇具影响而稳定的组成部分
经过近40年“向制度内进军”之后的欧洲绿党,已经从当初的新政治党,逐渐演进成为现行政治体制中颇具影响而稳定的组成部分。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和王聪聪博士的《“绿色政治”变革潜能是否已然耗尽?——近10年来西方绿党政治研究述评》一文,对欧美学者就绿党对主流政党的影响、选民构成、战略调整、组织转型和政治前景等议题的研究作了系统的点评。该文认为,作为绿党政治核心的“4个向度”即生态可持续性、基层民主、社会正义与非暴力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依然为绿党所坚守?绿色议题究竟如何改变了政党竞争的政治生态?绿党所倡导的绿色政治是否依然具有政治竞争力? 对于这些问题学者们显然有着并不相同的解读。而绿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绿色政治”潜能已大部分耗尽,在这种背景下,绿党需要全面重塑其绿色事业与认同。
瑞典社会民主党缔造的“北欧模式”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北欧模式”的缔造者瑞典社会民主党在2006年大选中失利,时隔8年之后,最近它再度赢得选民信赖,以31.3%的支持率稳居第一大党位置。但这一胜利对社会民主党来说并不意味着可以欢呼雀跃,因为它一手缔造的“北欧模式”正面临不确定的未来。瑞典民众希望社会民主党能够修复这一模式业已存在的“裂缝”。至于该模式究竟是否可持续,今后将何去何从,都成了人们格外关注的话题。《如何重塑“从摇篮到坟墓”的北欧模式——瑞典社会民主党胜选后的思考》一文指出,目前困扰瑞典等北欧国家回到“童话国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北欧模式”一直伴随着争议,高福利如何保证社会的效率?高税收又如何保证企业的活力?而高额的福利开销一直是这些国家难以摆脱的沉重包袱;二是面对外来移民的涌入,如何妥善处理好移民问题与国民福利之间的矛盾,将是决定瑞典福利国家模式走向的关键。(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奎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永远保持党的先... | 2010-11-10 |
聂运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发生重大变化 | 2010-11-10 |
《科学发展观创新论纲》简评 | 2010-11-10 |
建立“三型”执政党的路径思考 | 2010-11-10 |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 2010-11-10 |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 2010-11-10 |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 2010-11-10 |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 2010-11-10 |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 2010-11-10 |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 201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