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化武袭击,又一次疑云笼罩?
焦翔
//www.workercn.cn2015-08-04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两家欧洲的调查机构发布报告称,活跃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自去年9月开始使用化学武器,报告还称“他们正在尝试人体炸弹和路边炸弹等新的化武袭击模式”。这一消息登上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头条。

  报告的披露,让本就笼罩在恐怖主义阴云下的中东,气氛更加凝重。化武从何而来,因何而来,又何以屡禁不止?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暴力用技术和科学的成果装备自己来对付暴力”。1915年4月22日,协约国军队在伊普尔坚守数月的防线,被德军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击溃了,协约国超过1.5万人中毒,其中5000多人死亡,这是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首例,这一天于是被称为“伊普尔的黑暗之日”。自那以后,化学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代表之一,令人谈虎色变。化学武器的发明人、同时也因合成氨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人弗里茨·哈伯曾说:“这个世界只要有战争,军事家们就绝对不会对毒气置之不理。”

  化学武器对中东国家而言并不陌生。两伊战争时,伊拉克不顾国际社会谴责多次使用化学武器挽回败局,后期伊朗也开始用化学武器反击,最终双方都为此承受了惨痛代价。出于忌惮,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不少邻国还专门针对防化作战进行了演练。目前,全世界只剩下少数几个国家尚未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但“化武阴魂”却始终萦绕在中东上空。也难怪有人把生产工艺相对简易的化学武器称为“中东小国寻找安全感的首选”。

  整体而言,在过去的100年里,科技和舆论不断压缩着化学武器的实用空间,其存在有时甚至变为负资产,成为责难、攻击,甚至嫁祸的目标。2013年叙利亚发生化武袭击事件,西方国家首先将矛头指向叙利亚政府,围绕谁使用了化武的论战就此开打。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从疑似化武袭击地点返回的联合国官员那里听到这样的话:“当地只发现有人中毒,却不见牲畜或是飞禽有任何症状,这不符合逻辑……”似乎印证了美国作家沃尔特·惠特曼所言,“战争的真相从不出现在书本中”,围绕叙利亚化武袭击事件展开的媒体战、舆论战和外交博弈,并不足以反映事情的本原。

  对于极端分子的化武来源,各方莫衷一是。有专家说,制造简易化学武器并不困难,武装分子存在自行生产的可能。此前,叙政府高官也曾透露,有情报将极端分子的化学武器来源指向遭北约空袭后无人看管的利比亚武器库。然而,对于这两份化武报告,西方再没表现出两年前那样的关注与热情,关于它的新闻很快埋没在了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今天,中东因西方干预造成的安全真空还在持续。假如动荡成为一种常态,假如坐视动荡成为一种常态,那么,更多化武袭击事件,抑或其他意想不到的悲剧还将上演。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