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大阅兵必会提升中国社会的凝聚力
//www.workercn.cn2015-08-24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9·3胜利日大阅兵昨天上午做了完整彩排,部分北京市民和各地群众代表提前大饱眼福,阅兵队伍集中及散去时穿过街巷,也引来大量群众围观。北京市相关道路的交通受到临时管制,影响了一些人出行,但因此出现的抱怨声很少。北京市20日开始汽车单双号限行,多数市民也都给予了理解。

  对老百姓来说,时隔数年才有一次大阅兵,兴奋显然是主流情绪。互联网上出现一些不满声音,它们的具体内容不太重要,反正就是牢骚和风凉话。这种反对意见的无处不在,已是中国社会在任何时候都缺少不了的一道表情。

  中国的大阅兵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中心广场阅兵之一,它的观众有阅兵首长,也有世界军事界,还包括了整个中国社会,以及全球公众。搞好中国的大阅兵是非常庞大、高难度的系统工程,它是中国社会管理水平的试金石之一。中国公众对它的态度,也构成这个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指标。

  大阅兵展示的不仅是军威,而且将呈现中国全社会的精神面貌。这个国家究竟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沮丧消沉的,大阅兵会给出一个答案。

  个别人提出因为天津出了爆炸,大阅兵应当取消或缩小规模,昨天阅兵的照片被在手机上刷屏,点赞充斥互联网,那样的声音一下子低多了。估计到了9月3日大阅兵正式上演,有些反对者会不好意思再重弹老调。

  多灾多难的中国和不断走向强盛的中国十分复杂地相互穿越着,我们经常刚刚擦干眼泪就迎来国家的伟大时刻,我们或许在经历中华民族最为感慨万千的时代。

  这次9·3阅兵证明了中国新增的种种内涵和活力,同时印证了我们依然面对的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既没理由妄自菲薄,也没理由妄自尊大,除了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做更多的民族复兴积累,我们别无他择。

  中国现代阅兵式是从国外学来的,但我们究竟该怎么搞,用不着处处以外部范例做依据。中国已经有了自成一体的实力高度,我们今天怎么做,就是未来的范例。今天再一一对照外国的做法,来证明这次阅兵的合理或不合理性,已是一个误区。

  阅兵会成为未来一个多星期从官到民的中心话题,阅兵有这么大的影响,这就是中国。庞大的中国社会常常会有一个高密度的关注焦点,这构成了中国社会很特殊的重力特征。

  当然,万众瞩目会造成某种情不自禁的紧张感,这是中国社会需要坦然纾解的。大阅兵越是重要,锤炼这个社会的平常心越不能因此而让路。相反,我们应把它当作增强社会承受力的一个机会。

  大阅兵一定会成功,因为期盼它成功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心态。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在随着彩排一起经历上升的预演,让这种凝聚力再一次达到高潮,实为这次大阅兵的最高目标。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