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以阅兵的方式祈愿和平,蕴含着“止戈为武”的中国智慧。正所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有了能打仗、打胜仗的底气,才能有拒敌于千里之外的震慑力,也才有可能求得和平、守护和平。今天的世界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仍然荆棘丛生。某些势力、某些政客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现实作为提醒我们,只有彻底肃清法西斯意识形态,才有真和平;只有各国都发自内心捍卫和平,才有真和平。
“9·3”阅兵已过去数日,但留给世界的震撼仍未消散。纵观国内外舆论场,人们的关注焦点不再仅仅停留在阅兵的视听冲击,而是透过受阅部队、地面装备、裁军30万的重大决定等种种细节,体察盛典背后更深的意涵。
近些天,还有两幅颇具深意的图片流传甚广,戳中不少国人的泪点:一是周恩来总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历史图片,一是邓稼先、钱学森等先哲亮相大阅兵的假想画。网友为之配文,“这盛世,如你所愿”。强烈的历史纵深感,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近代以来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旧中国。70年沧海桑田,近200年接续奋斗,神州大地早已换了人间。回首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对发展的态度坚定而明确,那就是,永远不忘国将不国时,一批仁人志士的舍生取义、宁死不屈;永远不忘抵御外侮时,“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民族团结。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举行盛典,正是为了抚今追昔、告慰先辈的牺牲,正是为了向未来宣誓捍卫和平的决心。
以阅兵的方式祈愿和平,蕴含着“止戈为武”的中国智慧。生与死的煎熬、血与火的淬炼,让中国人民对战争与和平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层的认识。战火硝烟从来不是莫名而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断警示“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和平阳光从来不是凭空而来,恃强凌弱的强权政治时刻提醒“国家必须自强”的铁律。正所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有了能打仗、打胜仗的底气,才能有拒敌于千里之外的震慑力,也才有可能求得和平、守护和平。举行阅兵盛典,在展示日益强大的国力军威的同时,又宣布裁军,表达捍卫正义和平的诚意,这无疑是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生动阐释。
从盛大阅兵中读懂战争与和平,就要读懂我们党一路走来的不懈探索和胜利密码。近代以来,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力量轮番登场、上下求索,但惟独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毅然决然地担负起天下兴亡之责。战火纷飞的年代,惟有能团结大多数、把民族大义当作头等大事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支持;和平发展的年代,惟有致力于以合作精神共克时艰、把走和平发展道路当作不渝使命的政党,才能得到世界认可。“经历过战争的民族,更知道和平来之不易”。而经历过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政党,更懂得如何在变幻的时代中谋求生存之道、发展之策。
和平正义不应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独角戏,而应是一人唱、万人和,汇聚所有力量,共同奏响的和谐乐章。可现在,说起和平,往往是各国都支持、都热爱,可一旦跟圈子、利益联系起来,似乎就含糊了,没那么热爱了。事实说明,在心里打自己的小算盘换不来和平,二战前个别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不就是明证?透过这场大阅兵,我们看到了一些国家对待历史、对待和平的态度,也看到今天的世界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仍然荆棘丛生。某些势力、某些政客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现实作为提醒我们,只有彻底肃清法西斯意识形态,才有真和平;只有各国都发自内心捍卫和平,才有真和平。所有负责任的国家都应当站出来,就像当年那样,并肩抗击随时可能死灰复燃的军国主义思想,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基础的二战后国际秩序。
历史的脚步继续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更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今天,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清晰而响亮,但危险仍存、挑战仍在。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让和平的阳光照亮前路,为世界安宁贡献更多东方力量,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