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恐怖,难以摆脱的梦魇?
沈海平
//www.workercn.cn2015-11-25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再次搅动全球。11月13日,西方人心中的“黑色星期五”,IS发动了一场针对西方的政治、文化心脏——巴黎的连环恐怖袭击,造成150多人死亡。在此之前,IS宣称,造成200余人死亡的俄国一架民航客机空难事故也是他们干的。这一连串事件震惊了世界,世人再次见证了IS的残暴和血腥。

  中国有些人认为,发生在中东的恐怖乱象与我们相距遥远,因此很多人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但是消息披露,IS早就“盯上”了中国,他们把新疆纳入“伊斯兰国”版图,并誓言报复中国,近日更绑架、斩首了一名中国人质。这一切提示我们,在这场全球性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中,中国无法置身事外。

  巴黎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大了打击恐怖主义力度,法、俄空军以更猛烈的火力加大了对IS在叙利亚多个据点的空袭。本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决议,促请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和打击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行为。人们毫不怀疑,从军力上压倒恐怖分子是容易的,问题是,这样就能消灭恐怖主义吗?很多人认为,恐怖主义就像癌细胞,是会增长变异的。剔除了局部的癌细胞,会有更多癌细胞以一种变异形式生长出来,就像以前的基地组织变异为伊斯兰国,而后者比前者更残暴,更难对付。

  以军事手段对恐怖主义实行打击,以法律手段严惩暴恐分子(包括判死刑),都不足以消除恐怖主义。这是因为,恐怖主义其实不等于恐怖分子,也不等于恐怖活动,恰如其名称所指,它是一种“主义”,一种意识形态,具体说就是一种极端思想。需要检讨的是,这种极端思想从何而来。

  对于恐怖主义及作为其精神基础的伊斯兰教极端思想对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挑战,国际学术界有很多解释。最著名的就是“文明冲突论”。该理论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主要矛盾将由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冲突转变为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西方主流社会大多不认同此理论。原因或许是,号称文化多元主义的西方不想将其与少数恐怖分子的对抗看成是西方世界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对抗。

  另一种理论认为,国家失败是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看起来似乎是这样,但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的B“idg”ιL.C°ggi″“研究认为,国家失败与否并不先天性地与恐怖主义相联系,只有在那些最失败的国家,即人民极度贫困、腐败严重、战争和政局动荡的国家,恐怖主义的发生率才会比其他国家显著提高。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恐怖主义、极端思想源于世界范围内穆斯林的身份认同危机,它促使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会集于IS的旗帜下,甘愿以生命为代价向“异教徒”(尤其是西方)发动袭击。实际上,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与近代欧洲的民族主义颇为相似。近代欧洲正是借助民族主义完成了现代国家的建构,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奥斯曼帝国解体,穆斯林信众散居世界各地(包括西方国家)。在西方文明主导之下,穆斯林很难融入社会主流,其拥有的经济资源有限,政治空间被压制,从而难以找到身份认同。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曾言:穷人的真正耻辱并不在于缺乏资源本身,而在于他人的漠视。这说明,无法获得身份认同,会对人性造成巨大的压抑。

  今天,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极端势力公然挑战现代文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肆意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宁,这当然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同声谴责。但是西方国家也应反思:或许正是自己制造了自己的对立面,包括对非西方文明的傲慢甚至压制;虚伪的自由主义、多元主义、文化包容;对恐怖组织的策略性利用;在反恐中实行双重标准等等。笔者以为,只有真正做到不同文明的包容互鉴,彼此尊重,共存共荣才能找到治理恐怖主义的良方。(作者系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