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美国国防部和联合参谋部官员分别透露,将重新探讨“考虑最坏情况”时“机器能否独立做出决定使用武器”等问题。有专家指出,上述表态是美为其“自控战斗机器人”构想解冻的试探之举,真实目的耐人寻味。
“自控战斗机器人”的相关概念由美国早年提出,由于种种原因而遭搁置,此番其突然老调重弹,实是多重动因合力所致。
动因一,战略调整提供契机。历史上,每次美国国家战略或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都会促发其军事思想和军事装备的重大变革。1953年朝鲜战争后,美“新面貌”战略的提出,促其重点加强核武器力量体系建设和发展,就此拉开美苏核对抗序幕;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抵消战略”的提出,则掀起了信息技术装备发展高潮,为最终军备竞赛拖垮苏联埋下伏笔;而2014年,美国提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发展具有“改变未来战局”技术群优势的装备,并力图以此将军事革命引向深入。就此标准而论,“自控战斗机器人”堪称为该战略量身打造的理想装备,其广泛使用必将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颠覆性影响,而在此领域中已占绝对先发优势的美国自然要卖力推动。
动因二,技术突破创造条件。新世纪以来,常规军用机器人迅猛发展并已走入战场,而“自控战斗机器人”却鲜有突破,主要是因长期受制于人工智能技术瓶颈。而近年来,相关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为其长足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目前,机器人除了能够胜任众多精确、重复性工作之外,在感知、认知和行为控制等方面也正在加速前行。前不久,AlphaGo大胜人类顶尖围棋选手引发全球热议,有人戏称此役是人类输棋的一小步,却是人工智能的一大步,而令人惊叹的不只在于AlphaGo巨大的知识储备能力,更在于其深度学习能力。诚然,断言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全面到来还为时尚早,但未来十年已被普遍认定是其发展之关键阶段,因此,美国对“自控战斗机器人”快马加鞭也就丝毫不令人意外了。
动因三,利益诉求推波助澜。过去几年,欧亚大陆形势风云诡谲,而当惯了“世界警察”的美国却鲜有实质性军事举措,主要原因,一是担心大规模用兵军费不堪重负,二是顾虑士兵伤亡及善后难以处理。“自控战斗机器人”恰恰能很好化解上述尴尬:一方面,据估算,机器人战士成本只约人的10%,而作战效力却数倍于人,超高效费比可解军费难题;另一方面,机器人上阵,钢筋铁骨远比血肉之躯结实得多,而即便“阵亡”也不涉及任何善后事宜,美军最“头疼”的人员伤亡问题就此迎刃而解。可以想象,统帅“自控战斗机器人”大军而实现所谓战争“零伤亡”的美军,或许又能横行天下。
平心而论,赋予“自控战斗机器人”“杀人”权力,原本因涉及深刻伦理问题而备受争议,但利欲熏心之下,急着重振雄风的山姆大叔似乎已然顾不上考虑那么多了。
国际军贸活动特征及其新动向 | 2011-01-17 |
UFO之谜的前世今生 | 2011-01-17 |
现代战争离不开机器人了 | 2011-01-17 |
强化防空预警 维护国家安全 | 2011-01-17 |
五角大楼:俄挂弹战机曾拦截美电子侦察机 | 2011-01-17 |
一周军事看点(20140612) | 2011-01-17 |
土耳其提高F-35战机研制参与度 | 2011-01-17 |
土耳其提高F-35战机研制参与度 | 2011-01-17 |
美军小心翼翼重返伊拉克 | 2011-01-17 |
一周军事看点(0815) | 201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