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距离7月12日这一海牙仲裁法庭预计公布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的时点还有几天,各方明里暗里的较劲儿也在升级。对此,中国方面多次郑重声明,该仲裁违反国际法,中国决定不接受、不参与。在5日的中美智库南海对话上,前国务委员戴秉国更明言仲裁结果“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张废纸”。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为由,就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存在的南海问题对中国提起仲裁。仲裁庭于去年10月29日就该案管辖权及可受理性问题做出裁决,认定其对菲律宾提出的部分诉求享有管辖权,并决定将另一部分诉求与实体问题合并审理。回顾这起所谓的仲裁案,究竟有无法理依据,从国际法的角度又当如何解读?笔者认为应当明确以下三点:
首先,仲裁庭扩权滥权,破坏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整体性。中菲之间的南海争议一直围绕岛礁主权问题展开,这次菲律宾所提仲裁事项的核心和实质也是岛礁主权问题,明显逾越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仲裁庭的权限范围。因为《公约》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仅限于处理与该公约的解释和适用有关的争议,即海洋权利问题,而主权问题并不属于该仲裁庭的管辖事项。因此,仲裁庭对该案的审理属于越权行为。
其次,仲裁庭对事实和法律的认定充满争议。菲律宾所提仲裁事项的重点是九段线的合法性问题。九段线是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47年划定之后公布的,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1982年通过,1994年正式生效。根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任何人都无权以后来制定的法律来裁判之前已存在的事实。如果仲裁庭依据《公约》对九段线之合法性问题做出裁判,必将违反法律的基本原则。
第三,仲裁庭所作所为,违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宗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置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的宗旨和目的在于缓和对立、平息争端,而不是激化冲突、制造矛盾,对国家间关系造成破坏性的或不可挽回的影响。但是,在本案中,自2013年初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并被仲裁庭受理之后,不仅中菲关系急剧恶化,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趁机介入南海局势,一方面大打国际舆论战,一方面屡次派军舰挑衅中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各方冲突不断升级,南海局势日益恶化,给南海周边国家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此番裁决,只会进一步损害中菲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加剧区域秩序的不稳定,使南海争端更加复杂化和长期化,甚至破坏国际和平。这一结果不仅严重背离了《公约》设立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的初衷,也有违于第三方争端解决机制的根本目的。
一言以蔽之,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既不可能改变“旧格局”,也不可能制造“新现实”。仲裁庭对该案的审理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和相关法律,对国际关系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无论裁决结果如何,中国政府不接受、不参与的态度和立场都有充分的法律理由。(作者系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
安倍为日战犯“翻案”严重违反国际法 | 2014-01-09 |
安倍为日战犯“翻案”严重违反国际法 | 2014-01-09 |
开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征程 | 2014-01-09 |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容妄议 | 2014-01-09 |
仲裁改变不了南海历史和事实 | 2014-01-09 |
中国海洋法学会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提起... | 2014-01-09 |
滥用国际法就是挖国际秩序墙脚 | 2014-01-09 |
非法仲裁是场政治闹剧 | 2014-01-09 |
中国不接受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完全符合国... | 2014-01-09 |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不容非法仲裁 | 2014-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