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历史形成的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解读之一
张军社
//www.workercn.cn2016-07-14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通过列举古今中外历史文献及相关文物等资料有力说明,中国拥有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和相关权利的历史事实是确凿的,历史依据是充分的,历史地位是合法的。

  按照国际法的一般原则,断定某一个岛礁属于某一个国家,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就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持续不断地行政管辖。那么,就南海而言,与南海诸岛完全满足这四大最早条件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所以说,自古以来,中国对于南海诸岛礁就享有主权。

  正如白皮书所言,“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航行,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南海诸岛。”在我们可以查阅到的史籍资料中,东汉官员杨孚在其所著的《异物志》中提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缴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这里的“涨海”即是南海,意思是南海岛礁水浅而多礁滩,船舶航行到此就像被磁石吸住一样,难以脱身。

  中国不但最早发现了南海,而且还对其进行了命名。白皮书指出,中国渔民在开发利用南海的历史过程中还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南海诸岛命名体系:如将岛和沙洲称为“峙”,将礁称为“铲”、“线”、“沙”,将环礁称为“匡”、“圈”、“塘”,将暗沙称为“沙排”等。

  白皮书里面特别提到的《更路簿》,又称《南海更路经》,是海南民间以文字或口头代代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它详细记录了南海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向、距离以及岛礁特征,是海南渔民祖祖辈辈在南海航海实践中传承下来的经验总结。在《更路簿》中,海南渔民用本地俗语,为南海上的岛、礁、沙进行命名,如把永兴岛称为“猫注”,把南威岛称为“岛仔峙”,把司令礁称为“目镜铲”,把安达礁称为“银饼”,把仙宾礁称为“鱼鳞”等。渔民们还给每一片海域都起了乳名,“东海”是指西沙,“北海”就是南沙。《更路簿》实际上是记录了中国渔民对南海诸岛发现、开发经营的整个历史过程,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南海诸岛唯一的真正的主人。

  大量的外国文献资料,也证明了这点。正如白皮书所说,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命名,部分被西方航海家引用并标注在一些19至20世纪权威的航海指南和海图中。如Namyit(鸿庥岛)、Sin Cowe(景宏岛)、Subi(渚碧礁)来源于海南方言发音“南乙”、“秤钩”、“丑未”。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最早开始并持续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上活动进行管理的国家。”历史上,中国通过行政设治、水师巡视、资源开发、天文测量、地理调查等手段,对南海诸岛和相关海域进行了持续、和平、有效地管辖。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海南,汉朱崖、儋耳也……唐贞观元年,析为崖、儋、振三州,隶岭南道。五年,分崖之琼山置郡……贞元五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这段文字说明,我国从唐代开始就将南海诸岛划归海南行政管辖。设立“水师”,纳入海防,则是中国政府对南海实施管辖的又一个重要方式。据成书于1040年的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武经总要》记载,宋太祖在971年建立了巡海水师,巡管南海海面。上述这段史实在《读史方舆纪要》《防海辑要》《洋防辑要》等许多著作中,均有记载。

  在明清时期,我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实施管辖的机制更加完备,一方面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地纳入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另一方面持续实施水师巡视,明朝设立巡海备倭官和海南卫,清朝设立崖州协水师营,负责对包括南海在内海域的巡视和军事戍卫。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奉命前往西沙群岛巡视,开展物产调查、测绘等工作,同时对西沙岛屿予以命名。

  综上所述,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是国际法认可的历史性权利。正如白皮书所说,历史事实表明,中国人民一直将南海诸岛和相关海域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从事各种开发利用活动。中国历代政府也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实施管辖。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中国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中国人民早已成为南海诸岛的主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丝毫动摇不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作者单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