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读《邓小平传(1904—1974)》
李洪峰
//www.workercn.cn2015-01-16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实事求是,是治史的根本原则,也是《邓小平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的突出特点。邓小平一生倡导和践行实事求是,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典范。

  邓小平的一生,三落三起,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他做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的内在统一。《邓小平传》详细叙述了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经历的第一次政治磨难。当时,邓小平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在实际工作中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正确主张,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针对“左”倾教条主义者攻击毛泽东的主张是“山沟沟里的东西”,邓小平指出:大城市里产生了立三路线,我们苏区的山沟里,却是马克思主义。尽管邓小平被撤销了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但在原则问题上没有作丝毫让步,表现出勇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对执政党来说,最重要的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要实事求是。

  邓小平主政大西南,虽然只有两年零八个月,但他再一次突出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和善于把握大局、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领导能力。《邓小平传》生动描绘了邓小平在主政大西南期间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过程。比如,提出了推动私营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三条基本方针。一是贯彻执行《共同纲领》规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二是自力更生,政府要尽力扶持工商业困难,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工商界自己想办法;三是面向农村,这不单是工商界的出路,也是工商界的任务。

  《邓小平传》反映了邓小平在十年总书记期间,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付出的巨大努力。1957年1月12日,邓小平到清华大学为师生们作报告,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以及实行制度的方法作了辩证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他说:有时社会制度是好的,但要看方法运用得怎样;基本制度是好的,但还要经常注意到调整;把一个东西夸张到不适当的地位,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老实说,正因为我们的事业还很年轻,经验还不足,因此我们的制度还不是完善的。重要的是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纠正,不完善的要补足。

  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人员时说: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这些观点,特别是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变革生产关系的思想,成为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源头之一。

  两卷本《邓小平传》,只写到1974年。而邓小平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全党开创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传》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也是邓小平留给后人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作者: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