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和方法,每个同志都会遇到。那么在接受他人批评过程中,如果批评的内容不够正确,该怎么对待呢?日前阅读毛泽东同志谈领导干部如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讲话和文章,深感他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942年,饶漱石接任中共华中局代书记、新四军政委职务后,排挤、孤立陈毅同志,对陈毅进行不切实际的批评。陈毅在再三受到不公正对待后,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给陈毅回信时写道:“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碍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
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对待错误批评的一种态度。这里的关键词有三个:一是“忍耐”,二是“照顾大局”,三是“多多原谅”。而最为重要、最难做到的是“忍耐”。
面对错误的批评为什么首先要强调忍耐呢?笔者以为,其中有三层含义,一是忍耐意味着理智,避免操之过急、针锋相对,努力避免正面冲突、激化矛盾。二是给自己一个反思的时间,好好想想别人的批评到底有没有道理。三是伺机说明情况。说明自己的情况也需要时机和场合,如果时机和场合不对,将很难起到更正作用,所以也需要忍耐。在这一前提下,要注意照顾大局,错误的批评再严重,也不比团结的大局重要,我们不能因为个人之间的误会或过错而影响到整体的团结。另外就是多多原谅。涉及原则问题需要澄清,如果不涉及原则问题,可能是误解,也可能是方法欠当,那么,就尽量原谅,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毛泽东提出这样对待问题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个人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结合革命实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但一些自我标榜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人不认同这一路线,讥讽说是“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在1931年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他受到不点名批评,后来又解除了他对红军的领导权。这时,与他接近的人也一并受到打压,他被排挤到“连一个鬼也不上门”的地步。
但毛泽东没有气馁,也没有与那些提出错误批评的人针锋相对地争论,而是“照顾大局”,自我“忍耐”。一方面,他尽力做好新的工作,通过做好新的工作赢得人们的信任。另一方面,注重读书学习,尽快掌握未知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大量接触那些与他思想观念接近的同志,在他们中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形势的判断。就这样,毛泽东通过人格的力量、理论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让自己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很快他又重新回到党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领导岗位。
毛泽东的这种态度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无根据或持个人偏见批评他人固然要不得,但针对错误的批评,不讲场合和方法、我行我素、唇枪舌剑、得理不饶人,同样也不可取。还有,有的同志受到错误批评后,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万念俱灰,这也是十分错误的。一定要认识到,批评过程中无论是内容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都是小矛盾,在共同的事业和奋斗目标上,都是枝节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党性来诠释,用雅量来包容,用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当然,作为开展批评的同志,也必须把事情调查清楚,提出批评必须有理有据,不能乱放炮,更不要上纲上线乱扣帽子。而一旦发现自己批评错了,要主动找被批评的同志解释和认错,并在适当范围内消除影响,不能把他人的忍耐当懦弱。相信我们都这样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开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