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刘少奇在华北抗日前线
罗雄
//www.workercn.cn2015-06-29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1936年1月,刘少奇(中)化名胡服,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北方局所在地天津

  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日本侵略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华北成为他们继东北之后的下一个目标。身为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毅然决然肩负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的历史重任。

  团结进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派刘少奇作为中央驻北方代表去华北,任务是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大胆地运用党的策略,巩固党的组织,团结爱国人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到达北方局所在地天津后,刘少奇对华北地区党组织的状况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向北方局及河北省委阐明了当前的形势、党的任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他先后以陶尚行、吕文、K.V.等笔名在众多党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白区职工运动的纲领》等一系列理论文章,从政治上、思想上清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全面总结了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经验教训,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调动了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深入人心。

  为锻造坚强的组织,刘少奇积极进行了华北各地党组织的恢复、整顿和重建工作。首先,把支持正确路线、熟悉北方党组织情况的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林枫和彭真等同志调到北方局工作。改组后的北方局领导河北、山西、山东、绥远、河南、内蒙古等地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其次,北方局根据中央指示,派出黄敬等一批干部赴上海、汉口、广州、香港等地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再次,为一大批在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统治时期受到打击、迫害的党员干部平反。一时间,北方局的面貌焕然一新。

  1936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北方局采取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设法将王若飞、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等61名党的领导骨干从北平郊外草岚子监狱营救出狱。随后将他们派往华北各地,加强北方局对各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在他们的努力下,北方局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工作卓有成效。到1936年底,北方局党员数量已发展到5000余人。其中,天津党员数量由年初的30人增加到400多人,并在许多工厂、大中学校和群众团体中建立了党支部。组织的扩大,为建立华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保证,使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在国民党统治区贯彻落实,抗日救亡运动得以蓬勃开展。在刘少奇的部署下,天津民众救国会、天津工人救国会、天津农民救国会、天津学生救国联合会等抗日救国团体纷纷成立。中共天津市委还发动、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五二八”反日示威大游行,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争取阎锡山支持抗日的同时,北方局还通过各方面的关系,在华北地方实力派中开展统战工作,把“打倒卖国贼宋哲元”的口号改成“拥护二十九军抗日”,以争取宋哲元、傅作义、张治中等国民党将领加入抗日阵营。

  1936年8月5日,中共中央写信给刘少奇和中共河北省委,信中指出:“北方党的工作,自胡服(刘少奇的化名)同志到后,有了基本上的转变”、“这些主要的转变,是已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开展着光明灿烂的伟大前途”。

  调动积极因素,成立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

  1936年12月,刘少奇指示薄一波,着手训练1000名“临时村政协助员”,规定三大任务:一是广泛进行宣传鼓动,唤起民众抗日热情;二是发展牺盟会员,以十人为一组招募100万会员;三是挑选爱国热情高、工作积极努力的会员,介绍他们报考国民兵军官教导团。1937年4至7月下旬,薄一波开始在山西组建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分别集合在忻州、祁县、太谷、寿阳、平遥等处,组成10个团进行训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打响。7月16日,刘少奇临危受命,再次出任北方局书记。7月28日,刘少奇将北方局机关迁往山西太原,重新组建北方局,担负起领导华北抗战重任,组织和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7年10月16日,中央向各抗日根据地印发了刘少奇署名陶尚行的《关于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的小册子,为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

  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总队在山西太原国民师范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宣布八月一日为新军诞生日。1938年4月,决死队一、三两个纵队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配合八路军129师及115师一个旅,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粉碎了日军的9路进攻。从1938年底开始,决死队进行了“西林整军”,在八路军总部的帮助下,在沁县的西林主办了3期军政训练班,培训排、连以上干部和优秀政工人员,八路军总部负责人朱德、彭德怀、左权亲自给训练班讲课。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50个团约五万余人,成为一支驰骋晋绥疆场的抗日劲旅。

  加强党的领导,组建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

  由于国民党奉行片面抗战的错误策略,无力抵挡日军的进攻,1937年11月8日山西太原失守。在此之后,刘少奇更加注重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以大刀阔斧的方式创建了华北地区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加强党对边区抗日战争的领导,1937年11月16日,刘少奇指示聂荣臻组建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1938年1月11日,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在河北阜平成立。

  晋察冀边区政权的成立,标志着以五台山、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下辖热河、察哈尔省的全部,河北省大部,山西省东北部,绥远省东部及辽宁省西部共108个县,约2500万人。边区政府既领导抗日战争,又开展减租减息、土地革命运动,还通过颁布婚姻条例对封建婚姻家庭制度进行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民主政权的雏形和华北人民政府的前身。在八年抗战中,边区军民和日伪作战32000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人,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这些成绩与刘少奇的首倡之功是分不开的。

  1938年3月,刘少奇返回延安,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仍负责指导华北党的工作。11月,他出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挺进华中敌后,在新的天地里继续为抗战的胜利奋斗。(作者为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长、全国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