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www.workercn.cn2016-03-30来源:宁夏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简称中财委)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开始着手试编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8人小组,陈云任组长,开始全面编制工作。到1955年3月31日,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一五”计划报告。同年6月,中央对“一五”草案作了适当修改,建议由国务院通过并提请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工业化建设方面,“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五”计划选择了与苏联类似的工业化道路,即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一五”计划规定:要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且,根据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时期国家通过三大改造把私有经济纳入计划轨道,支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1953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实现了公司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到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比1952年增长67.8%、53%、128.5%。“一五”计划使中国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执笔:张银霞)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