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打仗应善于走“弓背路”
陆学美
//www.workercn.cn2016-08-26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提要

  “好走的路,往往埋有地雷。”打仗,不要老想着走捷径,要敢于善于走“弓背路”。

  打仗讲究奇正之术。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用的正是奇兵。

  对于这一绝妙的战法,当时在红军指挥员中还有一段争议。林彪认为,“红军尽走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否则部队会被拖垮。”聂荣臻等人对此强烈反对,他说:“我们好比落在了敌人的口袋里,如果不声东击西,高度机动,如何出得来?”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专门发布《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指出:“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正是由于红军善于走“弓背路”,才得以取得战争主动,跳出了40万敌军的包围,为长征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战争是最不确定性的王国”。不仅仅红军时期的战争,现代战争也一样,要想取得胜利,仅凭“直线思维”“堂堂之阵”很难实现。对打仗而言,最大的章法就是没有章法。

  英国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分析世界上成功的战略案例,发现一个规律:90%用的都是“间接路线”。这个“间接路线”,就是走“弓背路”,走不好走的路。

  “好走的路,往往埋有地雷。”打仗,不要老想着走捷径,要敢于善于走“弓背路”。然而,少数单位多了所谓的严谨,少了应有的灵活。比如,不管训练还是演习,基本上都要按照类似的套路,练的演的、指导的观摩的,过分讲究程序步骤。指挥员往往习惯于照着脚本“推演”,少有临战发挥的指挥艺术;战斗员也仅仅局限于固有陈旧打法练动作,一招一式都不“走样”……凡此种种,令人忧虑。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从近些年世界上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即使是强大的军队,面对弱小对手也极为重视“迂直之计”。海湾战争中的“左勾拳”行动,美军绕过坚固的伊军防御正面,机动数百里突袭伊军后方,上演了避实击虚大戏。

  面对当年强大的敌人,毛泽东曾感叹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和龙王比宝。宝是比不过的,只能靠自己灵活的战术去弥补。今天的信息化作战,既是体系对决,更是智谋较量。信息化作战中的谋略运用空间、条件、思维方式和谋略较量的着力点等内容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更加注重破敌体系,更加注重网络对抗,更加注重依技施谋,更加注重虚实结合、多法并举。只有多讲求战争的创造性、灵活性,才能达到“用兵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打仗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奇奇正正。我们强调善走“弓背路”,并不是否定走“弓弦”。富勒曾说过:“如果把间接路线当做灵丹妙药实乃大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具体到每次战役或战斗,究竟是走直接路线还是间接路线,指战员需要根据双方实力、作战环境等情况,因敌而变,因情而变。(作者单位:77228部队)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